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丙酯草醚是一种高效除草剂。用丙酯草醚培养洋葱根尖,探究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1) 上述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照片(填“属于”或“不属于”)物理模型。请按分裂时间先后顺序对图中箭头所指的三个细胞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 (2) 若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上述装片,没有观察到上图中箭头所示的细胞,原因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此时细胞核中发生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主要是
    3. (3) 该学者用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培养洋葱根尖4小时,结果如下表:

      浓度(%)

      0

      0.0125

      0.0250

      0.0500

      0.1000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19.5

      9.2

      7.0

      4.7

      4.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随丙酯草醚处理浓度升高,分裂期细胞。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处于c图中箭头所示时期细胞的比例增加,推测丙酯草醚的作用可能是

    4. (4) 请提出一个探究丙酯草醚对植物有丝分裂产生影响的课题
  • 1.  探究萌发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及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装置无需设置对照,而乙装置和丙装置都需要设置对照 B . 甲装置中的保温瓶不能散热,所以温度计读数会一直升高 C .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D . 若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萌发种子产生了CO2
  • 1.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的常用材料,下图是关于某果蝇的一些信息。图一是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图二是细胞分裂时核DNA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三是全部或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某些时期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一中III时期细胞的名称是,请据图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 (2) 图二与图一IV时期细胞对应的是段,图二曲线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处于段。
    3. (3) 图三中的细胞甲所示的一个细胞若不考虑互换的情况,其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种配子;只考虑D和d基因,自然果蝇群体中雄果蝇有种基因型。丙细胞表示的细胞分裂与乙细胞表示的细胞分裂比较,在染色体行为方面的特点是
  • 1.  肌红蛋白(Mb)是哺乳动物肌肉中储氧的蛋白质,由一条肽链和一个含有Fe2+的血红素辅基构成。血红素辅基位于Mb表面内陷的“疏水结构”中,避免了Fe2+被氧化。Mb中的极性侧链基团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成Mb的肽链中氧原子数可能少于氨基酸数 B . Mb中的“疏水结构”保证了血红素的储氧能力 C . Mb表面的极性侧链基团能够与水分子结合,使其可溶于水 D . 侧链基团之间的氢键和二硫键使得Mb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 1.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酶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②酶具有高效性,因为其降低反应物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③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即无关变量

    ④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⑤真核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可能是核糖体或细胞核

    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并绘制曲线图

    ⑦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一样

    A . 1项 B . 2项 C . 3项 D . 4项
  • 1.  (一)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OSNL(即4个基因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导入黑羽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然后将iPGCs注射到孵化2.5天的白羽鸡胚血管中,最终获得具有黑羽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CEFs是从孵化9天的黑羽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碎后需用 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等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需求。
    2. (2) iPS细胞和iPGCs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 (3) 诱导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
  •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自然状态下不能得到杂种植株,原因是 
    2. (2) 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3. (3) 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倍体植株。
    4. (4) 已知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阶段即可(填字母编号)。
  • 1.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 .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 .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 .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 .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 1.  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与光敏色素有关 B . 该现象说明光为植物的开花提供能量 C . 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D . 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 1.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选择根尖不同部位均为2mm的切段作为实验材料,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mm处

    +

    +

    +

    根尖1~3mm处

    +

    +

    +

    根尖5~7mm处

    +

    +

    +

    +

    A .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 .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 .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D .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