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 .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升高 B .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C .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D .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不变
  • 1.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表示作用,乙图表示作用。
    2. (2) 甲图中的物质A是,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填“光”或“暗”)反应提供能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水、光照强度等。
    3. (3) 乙图中的物质B是(第一阶段的产物),序号④发生的场所在,序号①和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 1.  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品种“白菜—甘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获得杂种细胞过程可根据原生质体大小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C . 杂种植株再生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D . 若在再分化阶段进行了再次筛选,则获得幼苗后不用进行进一步地筛选
  • 1.  (一)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OSNL(即4个基因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导入黑羽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然后将iPGCs注射到孵化2.5天的白羽鸡胚血管中,最终获得具有黑羽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CEFs是从孵化9天的黑羽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碎后需用 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等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需求。
    2. (2) iPS细胞和iPGCs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 (3) 诱导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
  •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自然状态下不能得到杂种植株,原因是 
    2. (2) 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3. (3) 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倍体植株。
    4. (4) 已知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阶段即可(填字母编号)。
  • 1.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 .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 .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 .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 .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 1.  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与光敏色素有关 B . 该现象说明光为植物的开花提供能量 C . 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D . 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 1.  下图表示女性某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①一⑤为细胞,a-d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比①细胞大,物质运输效率高 B . ④⑤的核酸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C . 图中细胞内最多可以出现2条X染色体 D . 细胞死亡可以不经过细胞衰老
  • 1.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选择根尖不同部位均为2mm的切段作为实验材料,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mm处

    +

    +

    +

    根尖1~3mm处

    +

    +

    +

    根尖5~7mm处

    +

    +

    +

    +

    A .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 .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 .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D .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 1.  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关系: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网格部分表示NaOH扩散的区域,空白部分表示琼脂块未被NaOH扩散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浸泡时用勺子翻动琼脂,若挖动其表面对实验结果亦无影响 B . 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 . 本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 . 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