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化合物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其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其组成元素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Z<W B . 该化合物中Y、W、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 . X元素分别与Y、Z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 Y元素分别与X、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可能产生气体
  • 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 . 0.1 mol·L-1HCl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 . 71 g Cl2与56g 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 3.9 g Na2O2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 1. 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燃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B

    向某未知溶液(不含)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气体产生,但有白色沉淀出现

    一定不含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而呈现雾状

    D

    将金属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

    说明活泼

    A . A B . B C . C D . D
  • 1.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关于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形成该景象原因是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 . 薄雾中小水滴颗粒直径为1-100nm C . 雾和烟、云都属于胶体 D . 薄雾属于液溶胶,分散质是小水珠
  • 1.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 . 金属铝能导电,所以铝是电解质 C .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 . 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 1. 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共价键又具有离子键的是( )
    A . NaCl B . CaCl2 C . NO2 D . KNO3
  •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的电子式: B . 的结构示意图: C . 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 D . 丙烷的结构简式为:
  •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将金属钠放入水中:Na+H2O=Na++OH-+H2 B . FeCl3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Fe3++Cu=Fe2++Cu2+ C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2++2OH-=Cu(OH)2 D .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a2++2HCO+2OH-=CaCO3↓+2H2O+CO
  • 1. 利用金属矿渣(含有FeS2、SiO2及Cu2O)制备FeC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煅烧过程中FeS2和Cu2O转化为Fe2O3和CuO。

    1. (1)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该物质是工业制备高纯度硅的原料,写出硅与氯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FeS2在空气中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在“还原”步骤,在向酸浸后溶液加入过量铁屑,除了能将转化为外,还能。若将6 g铁粉加入200 mL 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

      ①5.2 g固体沉淀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②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 (4) 检验是否完全被还原的实验操作是
    5. (5) 制备FeCO3 , 写出“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 活着的生物体内14C/12C值基本不变,死亡后14C会衰变为其他种类的原子而减少,而12C基本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资料:14C衰变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为5730年

    A . 14C与12C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B . 14C与12C含有的中子数相等 C . 14C与12C中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D . 测定死亡生物体残骸中14C的含量可用于生物死亡年代的确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