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物久测度,器久见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则例。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卫秋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舌(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式不循(遵循)古而王,夏腹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庄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税列传》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 (1)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措施是什么?
    2. (2)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3. (3)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画面?
    4. (4) 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