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3八上·惠州期中) 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 (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 (2) 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 (3) 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无论怎么移动棋子B,都无法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的像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 (5)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 (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6. (6) 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