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3八上·石家庄期中) 在河流污染治理中,可以采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进行生态治理。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材料去除率(%)
    有机物
    对照组8.472.8127.92
    实验组25L下游水样+金鱼藻94.5773.4265.46
    25L下游水样+苦草69.5059.9035.65

    1. (1) 对照组的“?”应填。     
    2. (2) 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

      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图。

    3. (3) 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
    4. (4) 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
    5. (5) 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