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温州模拟) 阅读

    远方的海  

    余秋雨

    ①我们的船夫,是岛上的原住民。

    ②他能讲简单的英语,这与历史有关。近几百年,最先到达这些太平洋小岛的是西班牙人,这是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半道歇脚点。德国是第二拨,想来远远地拾捡殖民主义的后期余晖。再后来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和美国了,这儿成了辽阔战场的屯兵处。分出胜负后,美国在这里留下了一些军人,还留下了教会和学校。

    ③“每一拨外来人都给岛屿带来过一点新东西。这个走了,那个又来了。最后来的是你们,中国人。”船夫笑着说。

    ④船夫又突然腼腆地说,据岛上老人传言,自己的祖辈,也来自于中国。

    ⑤是吗?我看着他的黑头发、黑眼珠,心想,如果是,也应该早已几度混血。来的时候是什么年代?几千年前?几百年前?

    ⑥我在研究河姆渡人和良渚人的最终去向时,曾在论文中一再表述,不排斥因巨大海患而远航外海的可能。但那时,用的只能是独木舟。独木舟在大海中找到岛屿的几率极小,但极小的几率也可能遗留一种荒岛血缘,断断续续延绵千年。

    ⑦这么一想,突然产生关切。便问船夫,平日何以为食。鱼吗?

    ⑧船夫的回答令人吃惊,岛上居民很少吃鱼。主食是芋头,和一种被称为“面包树”的果实。

    ⑨为什么不吃鱼?回答是,出海打鱼要有渔船,一般岛民没有。他们还只分散居住在林子中的简陋窝棚里,日子非常原始,非常贫困。

    ⑩少数岛民,有独木舟。

    ⑪独木舟?我又想起了不知去向的河姆渡和良渚。

    ⑫“独木舟能远行吗?”我们问。

    ⑬“我不行。我爸爸也不行。我爷爷也不行。我伯伯也不行。亲族里只有一个叔叔,能凭着头顶的天象,从这里划独木舟到夏威夷。只有他,其他人都不行了。”船夫深深叹了一口气,像是在哀叹沧海豪气的沦落。

    ⑭“一个人划独木舟,能到夏威夷?”这太让人惊讶了。那是多少日子,多少海路,多少风浪,多少险情啊。

    ⑮“能。”船夫很有把握。

    ⑯“那也能到中国吧?”

    ⑰“能。”他仍然很有把握。

    ⑱两个月前,这个海岛上来了一对夫妻,住了一个月就走了,与我们失之交臂。他们对海的痴迷,我听起来有点惊心动魄。

    ⑲丈夫是比利时人,叫卢克,妻子是美籍华人,叫贾凯依。他们居然在不断航行的海船上住了整整二十五年!

    ⑳靠岸后当然也上岸,做点谋生的事,但晚上必定回到船上。从一个海岸到另外一个海岸,每次航行一般不超过半个月,为的是补充淡水和食物。在航行途中,晚上两人必须轮流值班,怕气象突变,怕大船碰撞,怕各种意外。

    ㉑由于走遍世界,他们船上的设备也在年年更新,卫星导航、电脑、冰箱,都有了。但在茫茫大海中,在难以想象的狂风巨浪间,他们二十五年的航行,与那个凭着天象划独木舟的土著大叔,没有太多区别。

    ㉒渺小的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了一条坚韧的路,而且是水路,海路,一条永远不可知的路,当然也是一条惊人的生命之路,忠贞的爱情之路,人类的自雄之路。

    ㉓我们能设想这二十五年间,日日夜夜在狭小的船上发生的一切吗?我觉得,人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都已经被这样的夫妻在晨曦和黄昏间,轻轻改写。

    ㉔我看到了贾凯依的照片,果然是一个中国人,相貌比年龄更为苍老。那是狞厉的空间和时间,在一个中国女性身上留下的隆重印痕。

    ㉕很多航海者告诉我,夫妻航海,年年月月不分离,听起来非常浪漫,其实很难坚持,首先离开的必定是妻子,因为任何女性都受不了这种生活。因此,这对能在大海上坚持二十五年的夫妻,关键性的奇迹,在于这位中国女性。

    ㉖看着照片,我想起一路上所见的那一批批爱海、爱岛爱到了不可理喻的中国人。因此我必须说,中国文化固然长期观海、疑海、恐海、禁海,而对无数活生生的中国人来说,则未必。他们可以入海、亲海、依海,离不开海。文化和生命,毕竟有很大不同。

    ㉗其实,从河姆渡、良渚开始,或者更早,已有无数从中国出发的独木舟,在海上痴迷。可惜,刻板的汉字,与大海不亲。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葬身在哪个海域、哪个海岸?居然也没有清晰记载。中国的一半历史,在海浪间沉没了。慵懒的巷陌学者,只知检索着尘土间的书本。那些书本上,从未有过真实的大海,也没有与大海紧紧相融的中国人的生命。

    ㉘幸好到了一个可以走出文字、走出小家的时代。终于有一批中国人惊动海天,也唤醒了中国文化中长久被埋没的那种生命。

    ㉙在密克罗尼西亚的日日夜夜,妻子几次看着我说:“早该有一条船……”

    ㉚我知道她这句话后面无穷无尽的含义。

    ㉛我说:“必须是海船。”

    ㉜她一笑,说:“当然。”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减)

    【注】①河姆渡人和良渚人:在浙江地区发现的两大史前文明种群,延续千年,后因洪涝灾害而衰亡。有猜测其依靠航海技术,越洋南迁至太平洋诸岛。②密克罗尼西亚:位于中太平洋的一个小岛。

    1. (1) 分析材料共性

      材料

      具体分析

      发现共性

      获取途径

      人物身份

      主要事件

      岛民的家族往事

      听说而来

      祖辈来自中国

      ◎都是听说而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③

      ◎都是关于海船的故事。

      夫妻的远航故事

      听说而来

      在海船上生活整整二十五年

      ①阅读文章,将表格中的①②两处补充完整。

      ②借助表格,比较两则故事,补充③处。

    2. (2) 研讨选材立意

      ①听两则故事时,作者多次联想到河姆渡、良渚,有何用意?

      ②两则海船故事都是“听说”而来,能否传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③文章末尾提到“必须是海船”,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再来读读全文和信息库中另两个与海船相关的名著故事,就可以发现

    3. (3) 收集现场研讨反馈
      AI夏鼐向现场收集研讨反馈,请输入你的反馈信息。

      今日的“沧海船说”研讨过程,对你理解“海洋文学”的内涵是否有帮助?请留下你的研讨收获或改进意见。

      □很有帮助    □有点帮助    □没有帮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