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三上·恩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逆全球化的关键主体并不是作为国家整体的美国,而是其国内因全球化而利益受损的社会群体,他们直接承受着自由贸易、开放经济所导致的绝大多数负面影响。而美国从全球化获得的巨量收益,足以尽数弥补国内受冲击群体的损失而绰绰有余。然而现实却是:补偿从未充分、及时地得到兑现。美国在上一阶段采用的、蕴含着巨大隐患的政策组合终于招致严重危机,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本来就长期遭受全球化负面冲击的群体,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处境愈发艰难。

    ——摘录自孙伊然《逆全球化的根源与中国的应对选择》

    材料二:全球化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历史进程,涉及各种力量的博弈、各类复杂利益的协调,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很难保障其转型朝着健康方向顺利推进。另外,要在南北利益关系上继续减少那些对发展中国家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尤其要给予那些处于全球化边缘的最不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和倾斜。同时还要更好平衡东西利益关系,重点是化解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在发展利益上出现的矛盾。这需要双方着眼大局,换位思考,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具有突出的意义。

    ——摘录自徐坚《逆全球化风潮与全球化的转型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逆全球化思潮在美国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全球化的转型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