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1九上·鼓楼月考)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1) 图1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打开弹簧夹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该实验的结论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①实验装置漏气;

      ,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③…

    3. (3) 若用木炭替换红磷进行实验,测得木炭充分燃烧过程中“压强时间”关系下图右,其中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两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P1=P0 , 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状态是态;

      ③若用上图图1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用木炭代替红磷),你认为实验结束后广口瓶中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4. (4) (实验拓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2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其理由是
    6. (6) (提出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作出假设)氮气是与镁条反应而减少的。

      (查阅资料)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b.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7. (7) (验证实验)用坩埚钳夹持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发出暗红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并放出大量的热。

      (得出结论)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氮化镁。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选择实验药品要注意什么(写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