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一)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
  • 21. (2023八上·泉州月考)  如图是部分生物有性生殖思维导图。请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是否正确。

    1. (1) ①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维持生存。( )
    2. (2) ②形态和成虫相似,但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
    3. (3) ③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
    4. (4) ④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
  • 22. (2023·福建) 跳绳是中学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可锻炼肌肉和提高心肺功能。据图回答。

    1. (1) 摇绳时,骨骼肌牵动绕关节活动。肘关节能灵活转动,与[]中滑液有关。
    2. (2) 跳绳时,吸入的氧气经呼吸道进入支气管末端形成的,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经(填血管名称)进入[⑥],再由[⑦]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细胞。
    3. (3) 跳绳后大汗淋漓,人体通过分泌激素促进[⑧]对水的,导致尿量减少。
    4. (4) 跳绳需要手脚协调,该过程主要依靠系统的调节。
  • 23.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里填数字标号,在____里填名称)

    1. (1) 心脏壁主要由组织构成。
    2. (2)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和左心室两个腔,另外两个腔则流着静脉血。
    3. (3) 某人患有急性胃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药物需经过心脏次才能到达胃。
    4. (4)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
    5. (5) 当“快步走”或“慢跑”时人体呼吸频率加快,血液从右心室出发,最终流回左心房,此循环途径称为。(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 24. (2021·福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请回答。(在[    ]填序号)

    1. (1) 图甲是眼球结构示意图。欣赏风景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①]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形成视觉。
    2. (2) 图乙表示某校2017年人学学生三年的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
    3. (3) 下列不符合科学用眼的行为是( )
      A . 看书距离妥恰当 B . 用眼太久娶远眺 C . 网络游戏玩不停 D . 哏保健操正确做
  • 25. (2022·福建)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简称,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互不影响,可混合成三联疫苗。婴儿可在3、4、5月龄时每月注射1针三联疫苗,1.5至2岁注射第4针。

    1. (1) “百白破”传染病的三种致病细菌通过进行生殖。
    2. (2)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该措施属于
    3. (3) 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有效预防“百白破”。
  • 26. (2019·福建) 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动画短片《兔耳袋狸》讲述兔耳袋狸救助一只小鸟的感人故事。它们逃过蟒蛇的纠缠、豺狼的围攻及鳄鱼的血盆大口。兔耳袋狸一直守护这只小鸟,直到它翱翔在天空中。

    兔耳袋狸是有袋类动物,幼仔通过母乳喂养长大,曾因皮毛稀有而遭到人类恶意捕杀,被列入濒危物种。小鸟原型是信天翁。随着海洋垃圾逐日增加,大量信天翁死于误食塑料垃圾,也被列入濒危物种。

    1. (1) 资料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豺狼和
    2. (2) 信天翁前肢变为。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属于动物。
    3. (3) 看到兔耳袋狸救助小鸟的感人情节时,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从反射类型看,这属于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
    4. (4) 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写出一种做法)。
  • 27. (2023·福建) 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 (1) 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有机物

      对照组

      8.47

      2.81

      27.92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样+苦  草

      69.50

      59.90

      35.65

      ①对照组的“?”应填

      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

    2. (2) 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

      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

    3. (3) 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
  • 28. (2022·福建) 大豆是原产于中国的重要油料作物,种子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大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基因(A、a)控制。某学习小组选取紫花大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1. (1) 大豆常用种子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2. (2) 大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其中是隐性性状。
    3. (3) 子代白花性状与亲代紫花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
    4. (4) 子代出现白花的原因是: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产生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白花植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