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院附中、玉埕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24-02-22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50分)
  • 1.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蝗虫  ②章鱼  ③袋鼠  ④狗  ⑤飞蛾  ⑥大象  ⑦海龟  ⑧马

    A . ①③⑦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④⑥⑧
  • 2.  某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入团仪式,共青团新团员进行入团宣誓。当新团员举起右手做屈肘动作宣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囊有关 B .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C . 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 只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与关节参与
  • 3.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 .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 . 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种动作 D .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和繁衍
  •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因为老年人骨中的( )
    A . 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易变形 B . 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小、易骨折 C . 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易变形 D . 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小、易骨折
  • 5.  为了解梧桐木虱对梧桐的危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不同街道的园林工作人员,了解到梧桐木虱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靠吸食梧桐叶片汁液为食。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也可通过释放啮小蜂、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研究过程采用的是调查法 B . 梧桐木虱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食性相同 C . 梧桐木虱与梧桐之间是捕食关系 D . 通过释放天敌进行防治更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 母鸡带小鸡 B . 工蜂喂养蜂群中的蜂王 C . 蚂蚁成群结队搬食物 D . 一群狒狒组成严格的“等级社会”
  • 7.  某中学生学习了动物的信息交流后,认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为了对其进行验证,他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实验时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有关他们实验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实验用的蚂蚁要来自同蚁穴 B . A岛上什么都不放,作空白对照 C . 樟木气味浓烈、取材方便,是做“桥”的最佳选择 D . 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 8.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身高迅速增长,其中骨的长长和骨折后的修复分别依靠图中____起作用( )

    A . 结构4中的红骨髓、结构2中的血管和神经 B . 结构2中的血管和神经、结构3中的成骨细胞 C . 结构1中骺端软骨层细胞、结构3中的成骨细胞 D . 结构3中的成骨细胞、结构1中骺端软骨层细胞
  • 9.  下列有关食品保存和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制作腐乳和酱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作用 B . 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 C . 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D . 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是因为抑制了需氧菌的生长繁殖
  • 10.  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以上微生物中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 B . ④和⑤都是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 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 ①是病毒,其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11.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东湖里的一群鸭子 B . 开元寺里的一株牡丹 C . 龙脊山上的一块块梯田 D . 山区石缝里的一窝蜜蜂
  • 12.  下列对生态系统的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在“树→虫→啄木鸟”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以光能的形式流动 B . 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消费者的数目 C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也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D . 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是分解者
  • 13.  “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诗里描述的蛱蝶和蛙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相似之处( )
    A . 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B . 有性生殖,不变态发育 C . 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D . 无性生殖,不变态发育
  • 14.  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 . 青蛙的生殖过程需要水,但发育过程可以离开水 C . 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到两栖动物受精卵的孵化率 D .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定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 15.  下列各组器官中,均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是( )
    A .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囊 B . 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 C . 睾丸、附睾、精囊腺、阴茎、膀胱 D . 睾丸、附睾、子宫、输精管、阴茎、尿道、阴囊
  • 16. (2023七下·贵池期中) 小刚今年15岁了,长得越来越帅,喉结也突出了,声音变得低沉,还长出了胡须和腋毛等,一幅小男子汉模样,与小刚的这些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分别是(    )
    A . 阴茎        精子 B . 睾丸        雄性激素 C . 子宫        雌性激素 D . 卵巢        雌性激素
  • 17.  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比较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 B . 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 C . 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 D . 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 18.  如图是蝗虫、家蚕、青蛙的发育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青蛙的幼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B . 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过程 C . 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D . 在蝗虫的发育过程中,若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19.  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或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和发育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金蝉脱壳——化蛹 B . 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育雏 C . 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D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
  • 20.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稻发育的起点都是种子 B .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均属于无性生殖 C . 家蚕、蝴蝶、青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D . 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 21.  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大熊猫,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多种鸟类,对捕杀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 .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教育 B . 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 .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 . 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加强教育
  • 22.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B . 图甲中Ⅱ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 . 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 . 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 23.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嫁接,可以培养出新品 B .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 . ②这种生殖方式可以培育无毒植株 D . ①中接穗成活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 24.  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膜继续发育 B . “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D .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
  • 25.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农业害虫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Ⅰ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关于此过程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 害虫Ⅰ没有危害农作物 B . 在b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原因是该种蜘蛛的食物不足 C . 在a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针对害虫Ⅰ的农药,蜘蛛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D . 在c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已不存在食物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如图是部分生物有性生殖思维导图。请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是否正确。

    1. (1) ①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维持生存。( )
    2. (2) ②形态和成虫相似,但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
    3. (3) ③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
    4. (4) ④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
  • 27.  根据鸟卵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对外力的承受能力,说明该结构具有作用。
    2. (2) 位于鸡卵钝端的【储存着空气,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3. (3) 如果这是一个受精的鸡卵,那么将来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
    4. (4) 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结构是【和卵白。
  • 28.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上,图二为推挡球动作图解,图三为关节模式图(横线上填写文字,括号内填写序号)。

    1. (1) 图一中①②表示不同的骨骼肌,其两端通过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 (2) 图二所示运动员推挡击球时右手臂由A状态变为B状态,该动作的完成依赖图一中【】的收缩。
    3. (3) 乒乓球运动可锻炼手臂、腰、腿等部位,但训练过度可能会对关节造成伤害,导致图三中⑤⑦表面的磨损,降低关节的灵活性。当关节出现骨性炎症时,医生往往会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到[⑥]内予以治疗。
    4. (4) 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 29.  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新生总人口是523万,而死亡的人口是532万。人口负增长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状况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很重视人口出生率。请根据下图,回答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问题:

    1. (1) 图一中的A是由图二中的【产生的,新生命的起点是图一中的【
    2. (2) 图一中的C不断进行细胞,逐渐形成多细胞的胚泡,然后其缓慢移动到图二中的【,植入到其壁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 (3) 胎儿通过图三中的【和【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 (4) 人出生后逐渐长大,进入初中后,某男孩发现自己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得洪亮而低沉等,这些特征叫做,这些特征的出现与男孩的主要性器官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 30.  下面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 (1) 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举一例)
    2. (2) 甲图C和D的名称是
    3. (3) 乙图d所示的发育时期叫做。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时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时期(填图中的字母)。
  • 31.  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种桑养蚕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扦插桑枝,繁殖桑树。

    1. (1) 图1中扦插茎段的两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茎段成活的是(填序号)。
    2. (2) 活动二: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家蚕的发育过程如图2所示,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发育。家蚕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因为“皮”会限制家蚕的发育和长大,蜕下的“皮”是
    3. (3) 活动三:查阅资料,了解“桑基鱼塘”(如图3)生态农业模式。
      图3中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都需要人工管理。其中混有鱼排泄物的塘泥能给桑树的生长提供多种。若人工管理不善,该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稳定,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弱。
  • 32.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图一所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2. (2) 图一中共有条食物链,猫头鹰和蛇的关系为。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填“甲”、“乙”或“丙”)。
    3. (3) 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碳在a、b、c三种生物体内以的形式存在,图二中的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 33.  冬虫夏草是一种披着虫皮的真菌,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盛夏时分,雌雄蝙蝠蛾双宿双飞,然后产下它们的爱情结晶——卵。入秋后,卵孵化成幼虫,以植物叶子为食。冬天来临,蝙蝠蛾幼虫随雨水进入潮湿而温暖的地下,以度过寒冷的隆冬。漫山遍野的莎草科、蓼科和蒿草类植物进入冬季后,地下的嫩根多汁,富有营养,是幼虫们越冬的粮食。大多数蝙蝠蛾幼虫还没来得及进到土里,便被蚂蚁、草蝠蛾、山蝴蝶、鸟类等天敌捕食。

    入冬后,冬虫夏草菌成熟的子囊孢子,也随雨水渗入土里,一旦发现蝙蝠蛾的幼虫,便黏附在幼虫柔软的体表,钻进幼虫的体腔,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菌丝。可怜的虫子,任凭虫草菌以出芽的方式,在自己体内增殖却无能为力。这种致命的侵染要维持2到3周。随着蝙蝠蛾幼虫生命体征消失,它的五脏六会被坚硬的虫草菌丝体塞满。柔软蠕动的蝙蝠蛾幼虫,从此成为坚硬的慢虫形菌核。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后就进入休眠期。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会长出一根圆棒状的子实体,高约2至5厘米,即所谓的“夏草”,真菌学家称之为“子囊果”,一颗“子囊果”长着数以亿万计的子囊孢子。大部分孢子离开母体后不久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很少部分随雨水渗入土壤,找到蝙蝠蛾的幼虫,从此过上“穴居”生活,如此循环往复。

    1. (1) 材料中冬虫夏草在蝙蝠蛾幼虫体内以的方式进行繁殖,形成子囊果即夏草后以的方式进行繁殖。冬虫夏草和蝙蝠蛾幼虫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2. (2) 文中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____。
      A . 阳光→草→蝙蝠蛾幼虫 B . 蒿草←蝙蝠蛾幼虫←山蝴蝶 C . 莎草→蝙蝠蛾幼虫→冬虫夏草菌 D . 蒿草→蝙蝠蛾幼虫→蚂蚁
    3. (3) 从细胞结构讲,虫草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无,冬虫夏草实际上非虫非草,它和草的最大区别在于虫草菌无
  • 34.  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探究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不同浓度对枝条生根的影响。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____、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

    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

    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 (1) 实验的变量是,①划线部分浓度为mg/L。
    2. (2) 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mg/L左右。
    3. (3) 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生殖。
    4. (4) 本实验除变量不同外,所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并在相同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
    5. (5) 通过数据分析,除了得出NAA溶液的最适浓度外,本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