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二)

更新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20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B . 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 C . 宋朝大幅减少科举取士名额,降低进士地位 D . 明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
  • 2.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注意主题和子目之间联系。下面子目对应的主题是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3. 今年的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也是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的节日。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传说时代 C . 采猎时代 D . 新石器时代
  • 4. 公元618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杨广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斫(用刀、斧砍)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南方陈朝被灭,全国实现统一 B . 北周外戚杨坚黄袍加身,夺取政权 C . 隋朝社会矛盾激化,其王朝即将灭亡 D . 炀帝好大喜功,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 5.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 . 实施焚书坑儒 C .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 推行削藩政策
  • 6. 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 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 . 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 7. (2020·邵阳)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 . 实行土地公有制 B .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 经济自给自足 D . 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 8. 图片、文字材料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个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锦衣卫印

    军机处外景

    八股文

    A . 科举制度的发展 B . 军事决策的优化 C . 监察体系的完善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 9. (2021·北京)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 . 打制石器 B . 原始陶器 C . 青铜铸造 D . 瓷器烧制
  • 10.  1686年,康熙命前方将领晓谕俄军:”尔罗刹外国人,贪利弃命,扰我边疆,今大兵复至,当速降,如不降则尽诛之。”这次军事行动的最后结果是(  )
    A . 设置台湾府 B . 册封”达赖喇嘛” C . 统一黄河流域 D . 签订《尼布楚条约》
  • 11. 从汉唐到明清,丝路沉浮几春秋。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设置( )
    A . 西域都护 B . 安西都护府 C . 北庭都元帅府 D . 伊犁将军
  • 12. 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面的示意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处应是( )

    A . 西域都护 B . 澎湖巡检司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13. (2023·金昌) 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证这一论述的史事是( )
    A .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 . 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00多个国家 C . 有70多个国家与唐朝有来往 D . 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
  • 14. 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 .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 . 故步自封,闭关锁国 D .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 15.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指南针
  • 16. 自2011年以来,考古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灰烬、火塘、烧骨、烧石等遗物、遗迹。这再次证明北京人(  )
    A . 学会了人工取火 B . 能控制和使用火 C . 已没有吃生食的习惯 D . 学会了磨制石器
  • 17. 货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下面中国货币演进历程图可知( )

    ①科技不断进②经济日益发③生活更加便利④文艺日趋繁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18·日照) 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9.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下列最适合该展厅的名称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宋代商业繁荣 C . 宋代国家统一 D . 宋代民族交融
  • 20. (2023·德庆模拟) 某项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率众修建,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饮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大运河
  • 21. (2024·) 夏启实施王位世袭,虽然是权力的争斗, 但是却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家”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 )
    A . 造成社会公平丧失 B . 顺应历史的发展 C . 开创地方行政模式 D . 推动文明的出现
  • 22. (2024·) 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列材料可以说明(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 • 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秦始皇本纪》

    A . 地方管理,行政高效 B . 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 . 中央集权,创新制度 D .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 23. (2023七下·南山期末)  通过地理位置关系描绘宋金议和后的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中最符合当时形势的是(  )
    A . B .
    C . D .
  • 24. (2023七下·南山期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调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材料主要说明京剧(  )
    A . 呈现北京特色 B . 在融合中创新 C . 深受群众喜爱 D . 源于现实生活
二、材料分析题
  • 25. 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进行探究,请你结合下列材料与要求,帮助完成。

    材料一 在春秋这个乱世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和融合。主要参与者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也不断地收纳本来不归属于他们的族群,融合为新的族群国家。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

     

    图⑨ 春秋初期及春秋后期诸侯国分布对比图

    材料二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基本模式。

    ——摘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秦始皇

    汉武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度量衡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材料三 孝文帝(467年——499年)在位29年,是北魏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赞扬肯定①:二是褒贬兼有②:三是全盘否定③。

    ——摘编自叶言都《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等

    图⑩ 北魏疆域(局部)、陶俑及孝文帝时期姓氏对应列表

    1. (1) 观察材料一图⑨两幅图片,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诸侯国形势的变化,并说说这一变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政治特征。
    3. (3) 根据材料三及图⑩信息,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三中任一观点加以解读。
  • 26. (2023七上·浏阳期末)  “—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了发展、合作、共嘉的时代潮流从古至今,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据着文明和友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

    材材二:高祖刘邦,统一华夏。建都长安,西汉盛大。极盛汉朝,经济繁华……沟通交流,丝绸献裟.传承技术,互通庄稼。葡萄番茄,苜蓿甘瓜。琵琶胡琴,舞蹈吉他。文学宗救,纺织日杂……开阔眼界,来往驼驾。

    ——何朝东《丝绸之路》

    材料三: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地是哪里?西汉政府为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3. (3) 谈古论今: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认识。
  • 27. (2023七上·大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于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 (1)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西汉初期,由于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

      B.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嫡长子可以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 )

      C.“推恩令”实施后,王国的面积逐渐扩大,且拥有政治特权。( )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恩令”实施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
    4. (4)  根据材料三,简述丝绸之路的起点,并概括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过程。
    5. (5)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兴盛的主要原因。
  • 28. (2024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了此前500年间中国国内五六个民族或区域性的政权并存、互相割据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向。元朝所管辖地区各有不同的经济形态和文化特点,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也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

    ——摘自《元朝疆域治理的历史借鉴》

    1. (1)  材料-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此后双方之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 (2)  材料二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为抗击该民族军队发动的大举进攻,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的大捷是什么? 
    3. (3) 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疆域管理制度是什么?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体现出什么特点?并举一例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