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实验基本技能——气体的检验

更新时间:2024-03-24 浏览次数: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广平期中)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甲、乙、丙三个瓶中,依次观察到木条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甲、乙、丙三个瓶中所盛气体可能分别是(  )
    A . 氮气、空气、氧气 B . 氮气、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氧气、氮气、空气
  • 2. (2023九上·门头沟期末) 下列操作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闻气体气味 C . 插入燃着的木条 D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 3.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 4. (2023九上·新郑月考)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闻气味 B . 铜丝和铁丝——看颜色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 . 双氧水和水——用二氧化锰
  • 5. (2023九上·汉阳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氯化钾和氯酸钾

    取样,分别尝味道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O2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

    鉴别CO2和N2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A . B . C . D .
  • 6. (2023九上·成都期中) 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 a、b管之间的长颈漏斗液面上升 C . 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7. (2019九上·郁南月考) 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 . 分别观察颜色
  • 8. (2023九上·昆山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蒸馏水和食盐水

    测密度

    加肥皂水搅拌

    C

    碳酸氢铵和碱式碳酸铜

    加热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 9. 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 ①或② B . ②或③ C . ①或④ D . ③或④
  • 10. (2023九上·丰台期中) 下列操作中,最适宜鉴别氮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
    A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B . 观察气体颜色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11. (2023九上·吉林月考)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把一滴蓝墨水滴入-杯纯净水中

    B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伸入红热的铁丝

    C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向三瓶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 . 氧气和空气 B . 二氧化碳和氮气 C . 氢气和空气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13. (2023九上·蕉城开学考)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D . 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 14. (2023九下·本溪月考)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N2、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一些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 . H2、N2 B . N2、CO2 C . H2、N2、CO D . H2、CO、CO2
  • 15. (2023·佳县模拟)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混合气体的成分,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A(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B、C、D装置,观察到A中碱石灰质量增加,B中无明显现象,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出现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肯定不含二氧化碳和氢气 B . 肯定不含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C . 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 . 肯定含有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
  • 16. (2021九上·西乡塘月考)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17. (2021九上·八步期末) 现有H2、CO、CO2三种气体,请从不同角度指出其中任一气体与另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

  • 18. (2022·长春模拟) 下图列举了四个常见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A.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和氧元素

    B.检测该瓶气体是H2还是CO2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证明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

    1. (1) A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为
    2. (2) C实验中,待红磷熄灭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1/5,可能的原因是
    3. (3) D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上述实验中,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
三、综合题
  • 19. (2023·松原模拟) 过氧碳酸钠是多种“网红”供氧剂、杀菌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探究。
    1. (1) 【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兼具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

      【实验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的热水溶解,发现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

      【猜想假设】气泡中的气体可能是H2、O2、CO、CO2 , N2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气体。

      【表达交流】这种气体不可能是N2 , 原因是;从日常使用安全的角度判断,不能是H2和CO,因为这两种气体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大量使用易导致爆炸。

      【实验2】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无明显现象,排除气体中含;再用(填检验方法及现象),证明气体是氧气。

      【得出结论】气泡里的气体是氧气,用H2O2作反应物,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实验3】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成蓝色,证明该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4】另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有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CO2 , 判断该溶液中存在离子。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溶液中的OH-是否来自 , 你的方案是

      【得出结论2】这种洗涤剂溶解于水后,产生了O2起到良好的供氧、杀菌、去污效果。

四、实验探究题
  • 20. (2024九上·禅城期末)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 (1) 实验室制取O2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应选图1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自制气体制取装置

      ①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图2的简易供氧器,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加入到(填字母)塑料瓶中。在另一塑料瓶中可装入少量的水,以便于

      ②小乐利用废弃物设计了图3的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将铜网插入到稀盐酸后等待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小药瓶中的紫色石蕊溶液。若蜡烛熄灭,则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该装置的优点有(写一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