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1-10-25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 . 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 2. 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澄清的石灰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食盐水 D . 洁净的空气
  • 3.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结成冰 B . 液化气燃烧 C . 自行车圈生锈 D . 牛奶变酸奶
  •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朝向手心 B .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C . 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 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成分中维持动植物呼吸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加固体 B . 读液体体积 C . 滴加液体 D . 氧气的验满
  • 8. 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9.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滴管中果汁体积相同)(   )

    A .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 .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 .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 10. (2021·港北模拟)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量变少的是( )
    A . 氧气 B . 水蒸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11. 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体,小宁读得体积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宁又读得体积为19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第一次仰视读数第二次俯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B . 若第一次平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C . 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D . 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平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 12. 氧气可以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这几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反应条件看:都是点燃 B . 从反应现象看:都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C . 从物质状态看:反应物是固体和气体,生成物都是气体 D . 从物质种类看:反应物都是2种,生成物都只有1种
  • 13. 下列制取并检验氧气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 B . 加热药品 C . 收集氧气 D . 检验氧气
  • 14.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 B . 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15.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却发现氧气中含有一些空气,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 导管口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B . 集气瓶开始注水时留有气泡 C . 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D . 发生装置气密性不够好
  • 16. (2019九上·城关期中)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 17.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硅在北斗导航卫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硅属于金属元素 B . 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C . 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 . 硅原子的电子数为28
  • 18.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 19.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 B . 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C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D . 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
  • 20. (2019九上·中卫月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 .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 . 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二、填空题
  • 21.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22. 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如图中a为视;b为视;c为视。

  • 23. 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

    1. (1) 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根据物质的(选填“密度”、“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 (2) 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请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4. 如图中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示意图,请回答:

    A  B  C   D

    1. (1) 以上四种粒子A和C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 (2) A B C 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3. (3) B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4. (4) 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符号)
  • 25. 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 (1)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氧气(O2)和氮气(N2)的化学性质(填“相同”或“不相同”),是因为
    2. (2) 闻到花香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说明,太阳下晾嗮衣服干得比较快,是因为
    3. (3) 水蒸发:;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26. 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 (1) 写出E、F两种途径的文字表达式E:;F:;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 (3) A、F两种途径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反应前后其不变。
    4. (4)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 27. 根据如下图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1) 画出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 (2) 如上图过程中形成的氯化钠是由(填“离子”或“分子”)构成的。B、D粒子的(填 “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相同。
三、综合题
  • 2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请回答问题:

    1. (1)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 (2) 钟罩内的红磷燃烧停止直至完全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在此实验中,如果橡皮塞漏气,会造成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 29.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验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
    2. (2) 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 (4)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装置序号,从A-E中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较为干燥的甲烷,则气体应从进(填⑥或⑦)。
    5. (5) 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A .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B .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 .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 . 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 30. 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2. (2) 实验2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浓氨水,立刻用单孔橡皮塞固定,如图将橡胶塞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

      ①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实验2得出关于分子的结论是

      ②请举生活实例,验证实验2得出的结论

  • 3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丙是单质,则乙是(填化学式)。
    2. (2) 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乙气体有毒,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