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第二单元对环境的察觉(B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6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1七上·平阳月考)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的诗人的感觉分别是( )
    A . 听觉和视觉 B . 嗅觉和视觉 C . 触觉和味觉 D . 嗅觉和听觉
  • 2. (2019七下·南浔期末)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1七下·金华月考) 对如图所示的手语翻译画面和城市铺设的盲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手语翻译者做出手势,听力障碍者是通过眼球中的视网膜形成视觉的 B . 听力正常的人,声音刺激鼓膜产生神经冲动,并把这一信息传给大脑 C . 盲道地砖表面的凸起,盲人踩上去更容易使盲人在大脑皮层形成触觉 D . 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完全相同的
  • 4. (2023七下·杭州月考)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从而使音叉振动发声 B . 图乙:不同用力击鼓,听声并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 . 图丙: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伸出越长,用相同力拨动时所听到的音调更低 D . 图丁:逐渐抽出装置内的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真空状态下的铃铛不能发声
  • 5. (2022七下·龙游月考)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B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 .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 6. (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听觉形成跟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有关。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
    A . ①→④→⑤→③→②→⑥ B . ①→②→④→⑤→③→⑥ C . ①→④→⑤→②→③→⑥ D . ①→③→④→⑤→②→⑥
  • 7. (2022七下·上城期中)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B .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C .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D . 晕车与【4】对头部位复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 8. (2022七下·乐清月考) 我们周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物体为什么会五颜六色? 下列针对物体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红布是黑色的 B . 能把各种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黑色的 C . 呈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只吸收了红色光,反射了其它颜色的光 D . 如果不透明体能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部反射,那么这个物体是白色
  • 9. (2022七下·杭州月考)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 .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C . 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的 D . 适当调节木板、墙和蜡烛的位置,蜡烛可在墙上成等大的像
  • 10. (2018七下·柯桥月考)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 . 光线a B . 光线 b C . 光线c D . 光线d
  • 11. (2022七下·杭州月考)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合乎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15七下·浙江月考)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


    A .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 .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 .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二、填空题
  • 13. (2022七下·杭州月考) 今年春天,杭州太子湾公园繁花盛开,美不胜收。

    1. (1) 在开粉色花的樱花树为砧木,嫁接了开白色花的樱花芽,由该芽长成的枝条开出的花是花,该繁殖方式属于是(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 (2) 我们能从闻到樱花香味,是因为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刺激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香味的感觉;我们看到各种新长的嫩叶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反射
    3. (3) 图中游客驻足拍照,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是他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14. (2021七上·拱墅月考)   2020春节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中国,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影响人体呼吸器官,而且传播速度异常迅速。
    1. (1) 2020年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是__________
      A . B . C .
    2. (2) 下列属于人体呼吸器官的是__________
      A . B . C . 心脏 D . 口腔
    3. (3) 在去年疫情迅速发展之际,我们自觉居家隔离并开展线上学习,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A . 老师的声带 B . 电脑里的喇叭 C . 电脑屏幕 D . 电线
  • 15. (2019七下·秀洲月考) 春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沿途的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同时也使他想到许多科学问题:
    1. (1) 途中同学们一路高歌,歌声是由于声带产生的。
    2. (2) 观赏油菜花时,发现油菜地里蜜蜂飞舞,而附近的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原因是油菜花具有的特点(写出其中两项),像油菜花这种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
    3. (3) 随后他又去采摘番茄,发现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那么农民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是,这种繁殖方法属于(填“有性”或“无性”) 生殖。
  • 16. (2022七下·龙游月考) 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 (1) 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 ⑤ ] 内   
    2. (2) “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请写出之后声波到达大脑形成听觉的过程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3. (3) 遇到巨大响声时要 ,以免[⑨]损伤,造成耳聋。
  • 17. (2019七下·台州月考)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形和方形的小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 (1) 通过实验,可见烛焰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若保持蜡烛到小孔距离不变,将塑料膜朝远离小孔的方向移动,像会更(选填“大”或“小”),像会更(选填“亮”或“暗”)。
三、实验探究题
  • 18. (2023七下·杭州月考) 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 (1) 实验中使用的白色硬纸板EF需要 (填“粗糙”或“光滑”)
    2. (2) 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3. (3) 改正错误后,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4. (4) 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是:
    5. (5)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的。
  • 19. (2022九下·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2. (2) 小金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3. (3) 小金在实验过程中,让镜子沿OO'轴(镜子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她发现镜中的像B相对于点燃的蜡烛A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接下来,她又将镜子绕OO'轴转向自己,他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 20. (2020七下·海宁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图甲、乙中为同一块透镜,则乙图中的光屏上像的性质为。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 (2) 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选填“A”或“B”或“C”)点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 (3) 如图丁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1. (2022七下·东阳月考) 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 (2)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
    3. (3) 实验中通过注水或抽水的调节,分别得到图甲、乙、丙的三种形状,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光具座左侧的蜡烛,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最大的是图。

    4. (4) 远视眼患者配戴的超薄眼镜,其中心厚度为1.7 mm,则该眼镜边缘的厚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 mm。此镜片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 22. (2023七下·杭州月考)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高和小新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 (1) 影子形成的原理是
    2. (2)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小高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两位同学做此实验前,提出的猜想假设是

    3. (3)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四、解答题
  • 23. (2022七下·杭州月考)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说明了。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这种思维方法叫做(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 (3) 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铃声

      逐渐减弱,并由此推理可知:

  • 24. (2022七下·杭州月考)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介质

    声速v(米/秒)

    介质

    声速v(米/秒)

    空气(0 ℃)

    331

    蒸馏水(25 ℃)

    1497

    空气(15 ℃)

    340

    铝(25 ℃)

    5000

    空气(25 ℃)

    346

    铁(25 ℃)

    5200

    煤油(25 ℃)

    1324

    铜(25 ℃)

    3750

    1. (1) 指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有的规律:(写出一条即可)。
    2. (2) 某测量员在空气温度是 15 ℃的环境中利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 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 0.50 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已知声速为 340 米/秒,则两峭壁间的距离多少米?(写出计算步骤)
  • 25. (2021七下·丽水期末) 为研究小孔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在硬纸板上挖了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小孔,进行实验,其结果记录如下:

    小孔的形状

    小孔最大外径/毫米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10厘米

    小孔距地而20厘米

    小孔距地面40厘米

    小孔距地面80厘米

    小孔距地面160厘米

    分析表中数据,请回答:

    1.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2. (2) 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填 “越大”或“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3. (3) 同学小明受到启发,改用形状为“凸”小孔进行实验,当“女”外径为10毫米,小孔距离地面160厘米时,地面光斑的形状为     (填序号)。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