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临平区联盟学校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7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b>(</b><b >每小题</b><b>2</b><b >分,共</b><b>40</b><b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b><b>)</b>
  • 1.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的受精过程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里 B . 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C .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时营养主要通过胎盘和脐带提供 D . 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明显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 2. 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耳廓属于外耳,负责收集声波 B . 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 . 耳蜗内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D . 鼓室内的听小骨是固定不动的
  • 3. (2021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丙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 4. 小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小杭 B . 和谐号列车 C . 复兴号列车 D . 站台柱子
  • 5. 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 . ③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胚轴发育来 C . ⑤所示豆荚的外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D . 豌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
  • 6.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 B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 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 7. 下列对人的嗅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不同的人的嗅觉敏感度相同 B . 同一个人年龄越大,嗅觉敏感度越灵敏 C . 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不变 D . “久闻不觉其臭”说明人的嗅觉的适应性
  • 8. 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 . 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 .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 . 光发生了色散 D .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 9. 如图所示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四个体育项目图标,有关这四项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摩擦力逐渐减小 C . 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说明力能维持物体运动 D . 滑板运动员在空中时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
  • 10. (2020七下·新昌期末) 生物体的一些生命活动是按照一定方向进行的。下列表示不合理的是(    )
    A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 . 味觉形成:化学物质→味觉细胞→神经→大脑 C . 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D .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脐带→胚胎
  • 11. 如图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B .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 . 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 . 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 12.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 .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 13. 如图是投篮练习的动作分解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离开手后,手要受到篮球对它的反作用力 B . 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越来越小 C . 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 . 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时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 14.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没有细胞结构 B . 进行分裂生殖      C . 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细胞内有叶绿体
  • 15.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 .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C . 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的 D . 适当调节木板、墙和蜡烛的位置,蜡烛可在墙上成等大的像
  • 16. 在平直的路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 20N,向东 B . 20N,向西 C . 150N,向西 D . 150N,向东
  • 17.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2018·衢州) 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 . 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 . 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 . 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9.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 . 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B . 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C . 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 D . 用力击排球,排球被扣回
  • 20. 如图为小明利用滑轮、轻质纸片及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来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则其中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直线的是( )
    A . B . C . D .
二、<b >填空题</b><b>(</b><b >共</b><b>40</b><b >分</b><b>)</b>
  • 21. 西湖龙井每年秋冬开花,清明前后采摘,经制作冲泡后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龙井43”常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1. (1) 为了更多产出茶叶,茶农要定期修剪茶树,一般做法是除去(选填“顶芽”或者“侧芽”)。
    2. (2) 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优点是
    3. (3) 很多爱茶之人喜欢西湖龙井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在      
      A . B . 大脑皮层 C .
  • 22. 如图所示,图甲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图乙为人体脑部、生殖器官和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1) 分析图甲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选填“早”或“晚”)。
    2. (2) 图乙中曲线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
    3. (3) 人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
  • 23. 今年春天,杭州太子湾公园繁花盛开,美不胜收。

    1. (1) 在开粉色花的樱花树为砧木,嫁接了开白色花的樱花芽,由该芽长成的枝条开出的花是花,该繁殖方式属于是(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 (2) 我们能从闻到樱花香味,是因为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刺激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香味的感觉;我们看到各种新长的嫩叶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反射
    3. (3) 图中游客驻足拍照,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是他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属于:(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4. 小科用两把伞,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钟表,当他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钟表“嘀嗒”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钟表的“嘀嗒”声。

    1. (1) “嘀嗒”声是由钟表内机械装置产生的;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
    2. (2) “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的声音的,钟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 25. 如图所示是某校手持式成像测温仪,通过前端安装的摄像头,在显示屏上能成的学生的影像;并利用温度传感器,能快速显示出学生的体温。

    1. (1) 该仪器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满足这个成像条件,人应该离镜头的位置是(选填“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
    2. (2) 该成像摄像头感温的原理是:利用人体向外界辐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通过传感器实时测量出人体温度。
  • 26. 如图甲所示,小科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如图乙和丙所示,分别表示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试回答

    1. (1) 在3s~5s时间段,木移动的距离为m;
    2. (2) 第5秒末时,突然撤去推力F , 由于,木块仍将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3. (3) 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受到平衡力的时间段有( )

      A.0~1s

      B.1s~3s

      C.3s~5s

      D.5s~6s

  • 27.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

    1. (1) 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有同学认为这样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正确的的操作方式是
    2. (2)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0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这现象说明了
    3. (3) 如图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8. 如图甲,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如乙图所示,物块A在水平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块A的受力示意图。

三、<b >实验探究题</b><b>(</b><b >共</b><b>26</b><b >分</b><b>)</b>
  • 29. 蚊子是夏天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
    1. (1) 与蝗虫、螳螂等昆虫不同,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2. (2) 小科从科普文章上看到:一定浓度的洗衣粉液能杀死蚊子幼虫,他准备了1%的洗衣粉液等相关实验材料,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①捞取蚊子幼虫60只,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A组中加入适量的清水,B组加入等量的1%的洗衣粉液。

      ③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的数量。

      ④小科同学用如图表示他实测的实验结果,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I所示,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Ⅱ所示,则说明

  • 30.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1) 两次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目的是
    2. (2) 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 (3) 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说明
  • 3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1. (1) 实验前,小科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选填“强”或“弱”);

    2. (2) 小科将(1)中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 (3) 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小科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 32. 小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 (1) 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一定要匀速拉动木块呢?小科有一点想不明白,于是请教了同学,同学告诉他:;于是小科知道了其中的原理。
    2. (2) 通过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
    3. (3) 小科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改变木块的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运动速度(m/s)

      0.2

      0.3

      0.4

      0.5

      测力计的示数(N)

      1.2

      1.2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四、<b >解答题</b><b>(</b><b >本大题</b><b>14</b><b >分</b><b>)</b>
  • 33.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 (1) 求小车在0~5s运动的路程
    2. (2) 请在图乙中画出它在0~10s的路程—时间图像。
    3. (3) 求出小车0~10s的平均速度。
  • 34. 如图是小科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他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5.5

    6.5

    7.5

    8.5

    9.5

    12.2

    14.3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g=10N/kg)

    1. (1) 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厘米?
    2. (2) 当该弹簧将伸长到8厘米时,测力计悬挂的重物质量为多少克?
  • 35. 据报道,个人喷射包的发明人格伦·马丁,曾背上喷气式背包飞上5000英尺(1.52公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行大约持续了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马丁说,喷气式背包很好驾驭,它的飞行原理也非常简单,请解释:

     

    1. (1) 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
    2. (2)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喷气式背包和人”沿某一方向匀速直线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