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模拟卷...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 1. 重庆素有“桥都”之称,千厮门大桥及其在嘉陵江面的“倒影”是重庆的网红景点。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与“倒影”的成因相同的是( )

    A .
    杯弓蛇影
    B .
    日食
    C .
    树荫下的光斑
    D .
    皮影戏
  • 2.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对此,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一般来说,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快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C . 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 . 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 3. 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名俗呼风筝”,“作声如筝”指的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响度和音调
  • 4.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
    A . B . C . D .
  • 5.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 冬季,小卉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汽化吸热
  • 6. 单独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元人民币时,人民币上出现“”字样的萤光,再用紫外线灯照射石英玻璃,人民币上也出现“”字样的荧光如图所示;而将石英玻璃换成普通玻璃,还是用图的方式照射,人民币不会出现荧光,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 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紫外线的传播 B . 紫外线能识别人民币的真伪 C . 元人民币上有荧光物质 D . 人民币发出的荧光是紫外线
  • 7. 如图所示,在水槽左侧用激光让光线射向透明的水槽,在点处慢慢注入海波溶液后,原来是一条直线的激光束发生了弯曲,搅拌溶液一段时间后激光束又变成直线。针对上述现象和相关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海波溶液不均匀时,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均匀海波溶液里沿直线传播 C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 8. (2016八上·灌阳期中)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 . 看到的鱼的前方 B . 看到的鱼的方向 C . 看到的鱼的上方 D . 看到的鱼的下方
  • 9. 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的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发现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下面几种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甲图为照相机成像原理图,乙图为眼睛成像原理图。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在胶片上成正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虚像 B . 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虚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 C . 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 D . 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 11. 如图所示是我校运动会入场式上,某班方队整齐划一的经过主席台时的情景,若说方队中某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主席台 B . 主席台上坐着的嘉宾 C . 主席台旁的旗杆 D . 方队中的另一个同学
  • 12. 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那么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                (    )

    A .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 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D .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5分。
  • 1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 水的温度是

  • 14.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波。如果经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海水中声速是。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15. 小磊同学多才多艺,会多种乐器,小磊弹吉他时,吉他发声是由于的振动,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音色”;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16. 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如图所示 ,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 17. (2021·广东模拟) 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选填“减慢”或“加快”)蒸发吸热.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经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填物态变化名称).
  • 18. 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颜色的字。雨后彩虹,是阳光经高空的冰晶或水珠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而形成光的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 19.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较高,说明这种光线具有。在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现象。

    下列应用中:遥控器;验钞机;激光准直器,属于区域光线应用的是填序号

  • 20. 如图所示,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 , 现铅笔以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铅笔的像尖端朝选填“左”或“右” , 笔尖的像移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后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将平面镜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 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 21. 如图所示,是空气和水的界面,为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度,界面侧是空气选填“上”、“下”、“左”或“右”

  • 22. 小明向井底大喊一声,若是一口枯井,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如图所示的物理老师课上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23. 拖车拉着小汽车从事故现场(O点)到达汽修厂(B点),全程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段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 27.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 ,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 (1) 该实验应用的物理实验探究方法是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或“
    2. (2) 若选择琴弦 , 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
    3. (3) 如图所示,声音示波器上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响度相同的是 两图。

  • 28. 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两组同学从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 (1) 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先调整铁架 填“”或“处。
    2. (2) 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同时发现温度计玻璃外壳上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3. (3) 观察到丁图中的实验现象是在水沸腾 填“前”或“时”
    4. (4) 图戊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知:其中图线 填“”或“是根据甲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
    5. (5) 沸腾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
  • 29. (2019·苏州)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 (1) 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 (2)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4. (4) 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
      A . 仍在纸板上呈现 B . 被纸板挡住 C . 在纸板前方
  • 3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1) 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清晰的像。若一只飞虫停落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2. (2) 若图甲中,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 , 蜡烛与凸透镜所在位置间的距离为 , 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 选填“”、“”或“
    3. (3) 用透明橡皮膜制作一个水透镜,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模拟人眼的晶状体,进行眼睛视物原理的探究。若保持水透镜、烛焰和光屏如图丙所示位置,向水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若没有向左移动光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可以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这是在探究眼的成因。
    4. (4) 若将物体斜放在凸透镜前,请在图丁中画出物体经过凸透镜成的像要求有作图痕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 31. (2023八上·盘龙月考) 十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明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明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明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386

    南昌西(10:05)

    上海虹桥(13:59)

    741km

    1. (1) 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 (2) G1386次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为1300m的大桥,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 32.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服役,从此中国摆脱了没有航母的历史。如图甲是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图片。

    1. (1) 舰载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为保证顺利起飞,风向也起到关键的重要作用,逆风起飞时,可选填“增大”或“减小”飞机与空气的相对速度。
    2. (2) 飞机在甲板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飞机的运动情况是____。
      A . 在第一个内以做匀速运动 B . 在第二个内速度大小不变 C . 在第三个内前进了 D . 在前内的平均速度为
    3. (3) 航母上的声呐,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发现水下目标的,水中的声速为 , 向深度为的海底发出声呐,后可接收到回声。
    4. (4) 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戴防护耳罩以保护听力,这是在减弱噪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