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师大实验昆明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

更新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 下列关于人体估测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170mm B . 拇指指甲盖宽度约15mm C . 脉搏跳动15次的时间约为0.2s D . 步行速度约为4m/s
  • 2. 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下列四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 10.5μm=10.5×106=1.05×105m B . 10.5μm=10.5μm×106=1.05×105m C . 10.5μm=10.5μm×106m=1.05×105m D . 10.5μm=10.5×106m=1.05×105m
  • 3. 在田径赛场上,为了及时捕捉赛事的精彩画面和比赛细节,常采用先进的高速轨道摄像装置,俗称“电兔子”就是一个可以在轨道上来回奔跑的载有高速摄像机的小车,可以跟随运动员一起运动并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以“电兔子”为参照物,看台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B . 以“电兔子”为参照物,被拍摄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C . 以“电兔子”为参照物,被拍摄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D . 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 4.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 .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 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9:1 B . 1:9 C . 4:1 D . 1:4
  • 6. (2020八上·江阴月考) 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一把刻度尺让四位同学先后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四次读数分别是:18.50cm、18.74cm、18.49cm、18.51cm。分析数据,筛除其中错误数据后,该课本的宽度应为(   )
    A . 18.56cm B . 18.51cm C . 18.50cm D . 18.49cm
  • 7. 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哪两个图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 )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乙、丁 D . 甲、丁
  • 8. 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 B . 演奏时,用不同的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 .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 9.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C . 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 . 前2s内,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 10.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5s C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15cm D .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m/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 11. 小明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是圆柱,他想了解支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选填序号:①提出问题②设计实验③进行实验④分析与论证);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 12.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它的物理意义是:
  • 13. 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该声波的频率大于Hz。
  • 14.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 15. 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禁止鸣笛是在 防治噪声。
  • 16. (2017八上·临沂期中) 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 17. 学习了《让“信息”飞起来》中波的特征后,小夏用示波器显示了几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图,如图所示,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 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三、读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解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图和解答,答题中需要文字说明的应简明扼要。
  • 19. 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

    C.用铜丝的长度L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将错误的步骤改为
    2. (2) 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 (3) 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
      A .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 .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 20. 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 (1) 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 (2) 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 (3) 如图丙所示,在八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①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壁和水”)的振动,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②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壁和水”)的振动,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1.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
    3. (3) 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是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图 

    5. (5) 小球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
    6. (6) 实验完成后,学习小组分别得到了小车全程的运动速度v3 ,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根据学过的运动学知识可知道v1、v2、v3从大到小依次是:
    7. (7) 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 , 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3(用字母v1和v2表示)。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并代数值和单位计算,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
  • 22. (2022八上·大石桥期中)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6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4000m。求:
    1. (1) 该汽车在前6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 (2) 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 (3)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23. 十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明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明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明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386

    南昌西(10:05)

    上海虹桥(13:59)

    741km

    1. (1) 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 (2) G1386次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为1300m的大桥,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