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B卷】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单元测试—人教版生物七...

更新时间:2023-12-03 浏览次数:7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七上·黄埔期末)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带的植物体有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B . 苔藓植物被称为开路先锋,所以苔藓的生长和繁殖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C . 蕨类有根、茎、叶三大器官,并且各器官有输导组织,所以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生活 D .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是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用种子繁殖后代
  • 2. (2023八上·滨海月考) 观察下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A . 由细胞组成 B .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 3. (2023八上·包河期中) 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B . 它与满江红属同一类植物类群
    C . 它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D . 它用孢子繁殖后代
  • 4. (2023八上·包河期中)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植物都是被子植物的是(       )
    A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C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 . 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
  • 5. (2023八上·宜春月考) 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其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 B . 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 .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最明显的结构是④ D . 两种种子的胚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 6. (2023八上·江津月考) 下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B . 乙和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 . 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空气是否有关 D . 该实验装置只能形成两组对照实验
  • 7. (2023八上·江津月考) 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图能够反映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强度变化 B . 菜豆幼苗从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 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子叶 D . 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越来越少
  • 8. (2023八下·东坑模拟) 下列有关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硼的无机盐 B . 叶芽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C . 小小的幼苗长成健壮的植株只是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实现的 D .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成熟区和伸长区
  • 9. (2023七下·昭通期末) 昭通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畅销省内外,是我市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法宝,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下列关于苹果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苹果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B . 苹果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 C . 苹果茎能不断长粗是由于茎中有输导组织 D . 苹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氮、磷、硼的无机盐
  • 10. (2023八上·江津月考) 如图是植物体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①②③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 . 乙图中a是由丁图中①发育而成的 C . 丙图中结构C使根不断伸长 D . 丁图中②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b
  • 11. (2023八上·江津月考) 取两粒菜豆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其萌发,等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再生长,另一株幼根却生长得很快.这是由于根尖中( )
    A . 根冠和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细胞 B . 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和成熟区细胞的分化 C . 根冠增加新细胞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D .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
  • 12. (2023八上·章丘月考) 下面不属于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实例是( )
    A . 棉花生长到一定的时期要摘心 B . 花卉到了一定时期进行整枝、打杈 C . 果树到了一定的生长时期和季节对茎进行适度环剥 D . 果农到了春天要对果树进行修剪
  • 13. (2023·通辽)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一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B . 只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就能萌发 C . 被子植物幼根的生长主要与成熟区和伸长区有关 D . 被子植物所有的芽都会发育成枝条
  • 14. (2023·菏泽)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具有观赏和科研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牡丹茎中的导管可运输有机物 B . 牡丹的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C . 牡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伸长区 D . 牡丹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只与细胞的分裂有关
  • 15. (2023·怀化) 乐乐去公园游玩,看到工作人员给新移栽的树木“打吊针”,你认为输液用的针头应该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
    A . 机械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分生组织
  • 16. (2022八下·汕尾期末) 盐地碱蓬是一种被称为“吃盐植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能够在很多作物都不能生长的盐碱地上,通过“吃盐”茁壮成长。每亩盐地碱蓬一年能带走数百公斤的盐。下列有关盐地碱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吃盐”指的是盐地碱蓬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无机盐 B . 盐地碱蓬“吃的盐”可以通过筛管运输 C . 盐地碱蓬体内运输“吃的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 . 盐地碱蓬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17. (2023·东莞模拟)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让蒸腾作用更强 B . 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光合作用持续增强 C .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 . 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 18. (2023·丹江口模拟) 下图分别为用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视野甲→乙,应先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B . 从视野甲→乙,应适当增加视野亮度 C . 转动遮光器可将视野甲换成视野乙 D . 细胞①的结构中应该不具有细胞壁
  • 19. (2023七上·凤县期末) 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观察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叶片由1、2、4、5组成 B . 图中3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 . 4的张开与闭合由5保卫细胞控制 D . 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少
  • 20. (2023·新疆)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B . ④为隔水加热,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 C . 本实验探究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D . 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 21. (2023·鞍山模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粒种子从萌发需要历经万千磨难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茎木质部中的筛管可运输有机物 B . 缺少钾肥植株会矮小且叶片发黄 C . 种子萌发需完整、有生命力的胚 D . 根的生长只与根尖的伸长区有关
  • 22. (2023·长沙模拟) 古人的耕作智慧包罗万象,下列谚语体现了作物需要合理密植的是( )
    A . 稀麦稠豆坑死人 B . 清明高粱谷雨谷 C .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D . 五月初一不漏,多种棉花少种豆
  • 23. (2023七下·成都开学考) 立体种植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立体种植能使植物(    )
    A . 充分排出二氧化碳 B . 通风透气 C . 充分利用光照 D . 加强光合作用
  • 24. (2023七上·潮安期末) 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 . 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 . 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 . 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 . 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 25. 下列有关农作物种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播种前土壤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 . 播种时施农家肥,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 . 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 . 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不同
  • 26. (2023七下·花都期末) 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 . 把手伸入未晒干的粮食堆感觉很温暖 B . 马鞍山森林公园的空气比城市中心的清新 C . 夜间密闭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的植物 D . 萌发种子释放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7. (2023七下·仁寿期末) 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量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 燃煤取暖 B . 秸秆焚烧 C . 过度放牧 D . 退耕还林
  • 28. (2023·苏州) 研究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戊二醛(消毒剂)对水族箱内的香蕉草(沉水植物)进行处理。7天后测量其所处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量,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黑暗条件可避免光照对实验的干扰 B . 香蕉草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体溶解氧 C . 戊二醛浓度越高溶解氧减少量越低 D . 戊二醛可能增强了香蕉草的呼吸作用
  • 29. (2023·安庆期中) 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的装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 .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消耗二氧化碳 C . 丙装置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 三个装置都必须设置对照实验
  • 30. “三北防”防护林是我国的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被誉为“绿色长城”。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   )
    A .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B . 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 C . 提供足够木材,促进经济发展 D .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二、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
  • 31. (2023·历下模拟)  2021年4月,济南市表决通过了增选玫瑰为济南市市花的决定,增选后济南市市花为荷花和玫瑰,寓意“荷谐玫好”。玫瑰花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第1、2组实验的变量是,这组对照实验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2. (2) 比较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3. (3) 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4. (4) 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打破玫瑰种子休眠的最佳温度为4℃.

      乙:如果第4组种子能萌发,说明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才能打破种子休眠丙:

      丙:如果第4组种子不萌发,说明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

      在培育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培养皿中的水分不能没过种子,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实验结果发现仍然有许多种子没有萌发,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为。(只答一条)

  • 32. (2023七上·玉林期末)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2. (2) 步骤②中先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其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了
    3. (3) 步骤③中小烧杯内用酒精脱色,是将植物叶中的溶解。
    4. (4) 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部分。遇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产生了
    5. (5) 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三、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9分)
  • 33. (2021七上·怀安期末) 识图并回答问题:

    1. (1) 图中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是(填字母)。
    2. (2) 图中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填字母),属于种子植物的是(填字母)。
    3. (3) 煤炭主要是由古代(填字母)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
    4. (4) 图中F的种子果皮包被,因此我们把这类植物叫
    5. (5) 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B]玉米与(填字母),它们种子中胚的主要区别是
    6. (6) 图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填字母)。
  • 34. (2023八上·章丘月考)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某中学实验组进行了有关研究,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受精过程及生殖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花的主要结构是,其传粉方式是;受精后,图二中的[1]发育成
    2. (2) 图三中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由[]提供;[]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 (3) 图四中的[①]胚珠可发育成图五中的[],图五中[⑤]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四、综合应用题(共7分)
  • 35. (2023七上·槐荫期中) 近年来,寿光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蔬菜大棚,迈向“智慧农业”。科技人员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表示某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表示监测的某植株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作物叶片的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过程,经图丙中[]散失的。
    2. (2) 图甲中C过程表示,A过程和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同一过程。
    3. (3) 图乙中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可以通过的方法达到增产的目的。
    4. (4) 蔬菜大棚智能补光可以增加产量。下图是“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透光玻璃瓶内放置新鲜的菠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维持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恒定。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时缓冲液吸收,减少时缓冲液释放)。光照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向左移动的距离为Ⅰ红>Ⅰ黄>Ⅰ绿,多次重复试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的影响)。则该实验的变量是。据实验结果,蔬菜大棚的补光灯应选择光。推动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气体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