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本部分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体育运动后,部分同学大汗淋漓,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2.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成功着陆,刷新了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的纪录。航天员登上“神舟十五号”时,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是( )
    A . 氧气 B . C . 食物、水 D . 氧气、食物、水
  • 3.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⑤→①→③→④→② D . ②→④→①→③→⑥
  • 4. 用显微镜观察图象时,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9>6”,此时显微镜的目镜上刻有“5×”,物镜上刻有“15x”,实际图象和这台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分别是( )
    A . “9>6”5倍 B . “9<6”75倍 C . “6>9”15倍 D . “6<9”75倍
  • 5. 如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流程是③→①→②→④ B . 步骤③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标志着对光完成 C . 步骤②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D . 步骤④中若找不到物像,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 6. (2023·自贡) 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使用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捂住右眼后用左眼进行观察 B . 目镜有污点时用纱布擦拭 C . 收镜时用手转动物镜至一旁 D . 用凹面反光镜将视野调亮
  • 7. (2022七上·西安期中) 小秦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他想使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在下列现有的几种镜头中,选择哪种组合才能满足要求(   )

    A . ②和⑤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④ D . ③和⑤
  • 8. (2023·绵阳) 小吴同学在显微镜操作时,要让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应转动的调节钮及方向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关于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通常要薄而透明 B . 盖盖玻片时,用手捏住盖玻片边缘,动作要轻而迅速 C . 撕取的菠菜下表皮易卷曲,应先在载玻片上展平,再滴清水 D . 观察无色生物材料时,通常需要染色,染色应在载物台上进行,边染色边观察
  • 10. (2023七上·茂名期中) 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其结构简图。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3七上·松原期中)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脸识别、人脸支付等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是由于人体面部存在差异,不易改变也不易被复制,下列与人体面部差异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 12. (2021七上·揭东期中) 小敏意外摔倒导致膝盖轻微擦破皮,幸好并未流血,用碘伏擦拭伤处感觉很疼。擦破的皮和感觉到疼的组织分别是(    )
    A .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C .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D .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 13.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时,展示了干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在失重环境中的收缩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①②③表示分化过程 B . 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 . 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相同、生理功能不同 D . 失重环境中,活的心肌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 14.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为了解槐荫区的城市绿化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 . 想知道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最好选用观察法 C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D .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有时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 15. (2017八下·佛冈期中) 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16.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只有大约.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的,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其它大多数的水都以蒸腾作用的形式散失浪费了 B . 高温影响蒸腾作用,炎热的中午蒸腾作用会加强 C . 蒸腾作用使植物实现了“水往高处流” D .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 17. 下列生活现象中,体现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有( )

    ①刚收获的粮食堆放一段时间会发热

    ②萝卜放久了会空心

    ③超市的果蔬常常摆放在冷柜中销售

    ④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一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不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②和④ D . ③和④
  • 19.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B .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C .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D . 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20. 园林工人春季植树时,移裁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剪去枝叶的目的是( )
    A . 促进吸收作用 B . 降低光合作用 C . 降低蒸腾作用 D . 促进运输作用
  • 21. 下列实验装置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的是( )
    A . B . C . D .
  • 22. 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是丰富居民“菜篮子”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 增大种植密度 B .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 增加光照时间 D . 适当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
  • 23. (2023七上·凤县期末) 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明将下列不同的实验材料分别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天后,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将其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材料有(  )

    ①煮熟的玉米种子  ②正在生长的小麦幼苗  ③开水烫过的菠菜叶  ④切成片的萝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24. 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概念图,图中②③处应依次填写( )

    A . 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B . 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C . 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D . 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 25. 如图为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大棚内一昼夜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开始于6时,结束于18时 B . 大棚植物在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C . 6时和1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 . E点比A点低,大棚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 26. 如图为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与A细胞相比,B细胞因为具有⑥、[]、和[],所以B表示(填“植物”或“动物”)细胞。
    2. (2) 图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3. (3) 图中A、B细胞的③结构与②之间有明显的的界限,因此这样的细胞称为细胞。
    4. (4) 图中A、B细胞均具有的能量转化器是[],此转化器位于细胞的[]中。
  • 27. 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辅助工具,显微镜就是常用的一种。请结合下列显微镜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对光时应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③]和[]
    2. (2) 调焦过程中,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能快速升降镜筒的结构是[]
    3. (3) 显微镜视野中由图乙A变为B的情况,需要向方移动装片。
    4. (4) 显微镜视野中由图乙C变为D的情况,是使用了倍物镜的结果,此时视野较之前变(填“亮”或“暗”);如果图像不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28. 图1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图2为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图1步骤①用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图1步骤③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上轻轻地刮几下。
    2. (2) 图1步骤④中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该液体的作用是
    3. (3) 图1步骤⑤中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4. (4) 图2视野中出现了气泡,这可能是由于图1中(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 29. 如图所示为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上植物中,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填字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D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包被,属于植物。
    2. (2) 以上植物中,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填字母)。其中,(填字母)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3. (3) (填字母)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填字母)类植物己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组织,此类植物在古代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
  • 30. 为了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侧造有机物,某同学进行了买验,谓据图回答;

    1. (1) 用图中编号补全实验步骤:→3→2→4。
    2. (2) 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熙喑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步骤7的目的是
    3. (3) [5]是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使叶片含有的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4. (4) 步骤[2]向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遮光”或“见光”)部分的叶片变蓝。可见,绿叶在光下制造出了
  • 31. 近年来,寿光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蔬菜大棚,迈向“智慧农业”。科技人员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表示某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表示监测的某植株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作物叶片的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过程,经图丙中[]散失的。
    2. (2) 图甲中C过程表示,A过程和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同一过程。
    3. (3) 图乙中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可以通过的方法达到增产的目的。
    4. (4) 蔬菜大棚智能补光可以增加产量。下图是“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透光玻璃瓶内放置新鲜的菠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维持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恒定。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时缓冲液吸收,减少时缓冲液释放)。光照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向左移动的距离为Ⅰ红>Ⅰ黄>Ⅰ绿,多次重复试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的影响)。则该实验的变量是。据实验结果,蔬菜大棚的补光灯应选择光。推动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气体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