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2-03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下·长沙期中) 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后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
    A . 由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 . 由块茎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来的 C . 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运输来的 D . 通过果肉细胞制造运送而来的
  • 2. (2020七上·宜兴期中) “树欲静而风不止,叶飘零而风依行。”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据图回答38—40题:

    1. (1) 上图中2和 3 分别是(   )
      A . 二氧化碳、光 B . 二氧化碳、叶绿体 C . 有机物、光 D . 氧气、无机物
    2. (2) 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会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 . 1代表的物质 B . 2代表的物质 C . 3代表的物质 D . 4代表的物质
    3. (3)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B .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 .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积蓄的 D . 叶绿素以及其他色素能捕捉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 3. (2017七上·洪泽期中)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①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④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 (1) 乙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其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
      A . 自来水 B . 酒精 C . 肥皂水 D . 沸水
    2. (2) 实验前,要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 . 消耗叶片内的淀粉 B . 使叶内的淀粉到叶片中 C . 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D . 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中
    3. (3) 实验结果将证明,A,B,C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淀粉含量最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B,C
  • 4. (2023八下·沙田期中) A、B、C、D四位同学到王爷爷家做客,王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他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3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正确的结论( )
    A . 箩卜、冬瓜的原材料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 . 梦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 . 萝卜的原材料是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 . 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有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 5. (2023·延庆模拟) 银杏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如图为银杏秋季落叶前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银杏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 . 叶片和枝干的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 温度和光照等会影响银杏的光合速率 D . 淀粉含量的变化加剧了因落叶带来的能量损耗
  • 6. (2023·济南) 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 . 适当提高了温度 B . 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 . 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 . 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 7. (2023·株洲)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以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 . 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B . 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C . 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 播种前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
  • 8. (2023·眉山) 某大棚种植基地栽培西瓜,为提高西瓜产量及甜度,在种植期间采取了以下相关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 . 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 . 白天在棚内放置适量干冰,以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 阴雨连绵天气情况下,棚内采取一定的人工照明 D . 夜间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9. (2023·凉山) 如图是布拖县有名的乌洋芋(马铃薯)植株示意图。它生长在海拔2600~2800米之间,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耐贮存。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以下关于食用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积累 B . 是植株结的果实 C . 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D . 是植株根的变态
  • 10. (2023八下·德阳月考) 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 . 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 . 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 11. (2023七上·宁强期末)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有结构有(   )

    ①表皮透光不透水  ②有气孔能进出气体  ③有叶脉运输物质  ④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A . ②③④ B . ①④② C . ①③② D . 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
三、读图理解题
  • 17. (2023七下·大兴期中) 温度调控是温室大棚中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科研人员研究利用昼夜温差调控番茄生长与产量,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图1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株高的变化;图2是在日平均温度为18℃、25℃时,不同昼夜温差下番茄单株产量的情况。

    1. (1) 番茄植株的生长主要与细胞的有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叶进行的
    2. (2) 据图1分析,在日平均温度为18℃时,适当(填“增加”或“减少”)昼夜温差更利于番茄植株生长,最适宜番茄植株生长的昼夜温差是。据图2分析,最适宜增加番茄单株产量的条件是
    3. (3) 结合图1、图2从物质合成与分解的角度解释,一定条件下增大昼夜温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升的原因
  • 18. (2023七下·楚雄期末) 玉米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味道香甜,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图甲表示玉米粒的剖面示意图,图乙为玉米植株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图乙中,玉米植株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填字母)。
    3. (3)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来自[C]作用。
    4. (4) 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
    5. (5) 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填字母)过程的强度。
    6. (6) 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一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四、资料分析题
  • 19. (2023·贵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以增加收入。
    2. (2) 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3. (3) 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

  • 20. (2023七下·长沙期中)  2021年9月24日《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突破。与种植玉米等植物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不用依靠植物细胞结构,还提高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效率。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合成淀粉速率的8.5倍,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是玉米的3.5倍。这项研究成果使淀粉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玉米植株通过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并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淀粉中。
    2. (2) 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实验室中,利用和氢气(电解产生)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合成淀粉。
    3. (3) 大面积栽种玉米需要,因为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生长繁殖需水量较小,但生活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原因是绝大部分水用于玉米的作用。
    4. (4) 与传统种植玉米等植物来获得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有许多优势。请分析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
五、实验探究题
  • 21. (2023八下·沙田期中)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乐乐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是否有影响。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编号

    1

    2

    3

    4

    5

    光的颜色

    自然光

    绿

    小图片浮起数量

    组1

    10

    8

    4

    0

    10

    组2

    10

    8

    3

    0

    9

    组3

    10

    9

    3

    0

    9

    平均值

    10

    8.3

    3.3

    0

    ①打孔器制取菠菜小圆叶片30片,并去除小圆叶片中的空气,放进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②准备5只100毫升的小烧杯,其中1只不做处理,另外4只烧杯外表面分别贴上红、蓝、绿、紫色的贴纸备用。

    ③向5只烧杯内倒入40毫升1%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并分别放入10片小圆叶片。

    ④将烧杯放于不透光纸箱的光源上方,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6分钟内各烧杯内小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本实验的对照组是(填编号)。
    2. (2)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的含量,这种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 (3) 小圆叶片经过抽气处理后,在清水中会沉底,抽气处理的目的是;若在实验中小圆叶片浮起,则说明小园叶片产生了,因此,同一时间内,通过可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小组成员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那么在5号组中,?处应填
    4. (4)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光的颜色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色光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小,色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六、综合应用题
  • 22. (2023·绵阳)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最终实现“碳”的“零排放”。为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生物柴油作为化石柴油的绿色替代品备受人们的关注。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虚线框中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构成该食物网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
    2. (2)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和无机盐,参与碳循环等过程。
    3. (3) 藻类植物能大量累积油脂,是生产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其大多生活在水中,(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养殖藻类植物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实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藻类植物通过(填生理过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几乎抵消生物柴油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