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效课堂”1.6 几种重要的盐(提升版)--2023-20...

更新时间:2023-11-01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九上·湖州期中) 浙江省博物馆近期展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重量级文物——青铜面具,面具上的铜绿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 2. (2023九上·温州期末) 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茂盛,茎秆粗壮,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 . KH2PO4 B . K2CO3 C . Ca3(PO42 D . KNO3
  • 3. (2022九上·平阳月考)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CO3

    B

    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D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NaOH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2九上·温州期中) 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液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 B . 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 . 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D . 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
  • 5. (2023九上·定海月考) 小柯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可能含有稀盐酸 B . 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一定含有 C . 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两种溶质 D . 最终,废液缸中可能含NaCl、HCl、三种溶质
  • 6.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AgNO3

    B

    H2SO4

    Ba(OH)2

    C

    HCl

    NaOH

    D

    K2CO3

    HNO3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①Fe2O3→FeCl3②Fe(OH)3→FeCl3③Fe2(SO4)3→FeCl3 ,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 . 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 C . 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 D . 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
  • 8. (2022九上·余姚月考)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 . 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 . c点溶液的pH=7 D . x值为106.0
  • 9. (2022九上·镇海期中) 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为无色溶液,小科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依据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B . 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C .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NaHSO4能与碱反应 D . 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NaHSO4溶液呈酸性
二、实验探究题
  • 10. (2023九上·慈溪月考) 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O2、Al(OH)3、CaHPO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他们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家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③敢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我家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碳酸钙中有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一定有碳酸钙”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或”复分解’或”置换”)

  • 11. (2022九上·金东月考)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⑴【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⑵【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⑶【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 , 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

  • 12. (2022九上·宁波期中) 我们接触过的有些化学反应是无明显现象的。如图三个实验都是通过滴加其他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甲中能证明反应发生的现象是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2. (2) 实验乙中要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3. (3) 小明同学选用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入NaOH和CO2反应后的丙试管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既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推断出甲试管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除指示剂外):请写出丙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三、填空题
  • 13. (2023九上·杭州月考)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 (1) 浓硫酸常用来干燥气体,其原因是浓硫酸有性。
    2. (2)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I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2022九上·金华期中) 如图所示为小科总结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农业上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波尔多液 ,该制备原理是符合图中反应规律 (请填写图中 的序号)  。
    2. (2) 小科研究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够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不考虑反应的放热) 。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是             
      A . Cu(OH)2和H2SO4 B . NaOH和HCl C . BaCl2和Na2SO4
  • 15. (2022九上·舟山期中)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给出的部分酸碱盐溶解性的信息,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判断稀硫酸与KOH、Ba(NO3)2、K2SO4、K2CO3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 (1) 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2. (2) 试管B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6. (2023九上·义乌期中) 硫酸铁铵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常用作分析试剂。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晶体 , 具体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与其类似的物质的名称为
    2. (2) 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022九上·余姚期中)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2. (2) 得到F溶液的操作I的名称为
    3. (3) 若1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四、解答题
  • 18. (2023九上·南浔期末) 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总结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完成下列空白:

    1. (1) 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填物质类别);
    2. (2) 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下列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反应。
      A . NA2SO4 B . KNO3 C . BA(OH)2 D . NAOH
    3. (3) 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粒子符号)。
  • 19. (2022九上·鄞州期中) 小科同学想了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组成成分,于是他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不断滴加10.6%碳酸钠溶液,其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 (1) 向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并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图中a点时,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根据如图,计算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100g溶液中各溶质成分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