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 中考一轮训练 专题一生物与生物圈(二)了解生物圈10...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10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六上·肇源月考) 一个没有人为干扰的草原,当其中的草食动物的数量增加时,肉食动物往往也会随之增加( )
    A . 生态系统存在草食动物就肯定存在肉食动物 B . 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 C .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 生态系统不稳定
  • 2. (2023六上·肇源月考) 人们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其后果是( )
    A . 生物种类减少 B . 生物种类增多 C . 生物种类不变 D . 仍能保持生态平衡
  • 3. (2023七上·石碣月考)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性,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 . 物质和能量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 自动调节能力 D . 分解者
  • 4. (2023七上·石碣月考)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在较长的时间内兔群的数量变化是( )
    A . B . C . D .
  • 5. (2023七上·仙桃月考) 自然界中,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互不联系,也互不影响 B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低 D . 一般情况下,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
  • 6. (2023七上·大安月考)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A . B . C . D .
  • 7. (2023七上·通榆月考)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描写“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百草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 . 云雀属于消费者,对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作用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 . “蝉→草→云雀”是一条食物链
  • 8. (2022七上·南沙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没有限度的 B . 有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 C . 从地域上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D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
  • 9. (2023八下·沙田期中)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段时间内羊和狼的数量变化如以下曲线图所示(实线表示羊的数量变化,虚线表示狼的数量变化),分析该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羊和狼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 狼和羊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D . 为保护该草原生态系统可以杀灭狼
  • 10. (2023七上·罗山开学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靠自己的调节能力可维持相对稳定 B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 . 人类盲目的活动会干扰生态系统,当超过一定限度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D . 自然因素不会干扰生态系统
  • 11. (2022七上·东莞期中)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可以循环的 B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可以循环的 C .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的 D .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单向的
  • 12. (2023七上·滕州开学考)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种草的试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昆虫吃光了,而末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 )
    A . 人类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对自然界进行任意地干扰 B . 牧草品种退化 C .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 . 生态系统没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13. (2023·聊城) 关于动物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没有动物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B . 通过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制成了雷达等仪器装备 C .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 如果随意引入某种动物,可能会导致原生态系统的崩溃
  • 14. (2022七上·江油期末) 2019年贺岁大片《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 .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 C . 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D .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 15. (2022七上·江油期末)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 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饮水和灌溉的水源 D . 各生态系统互不相干,彼此独立
二、读图理解题
  • 16. (2023七上·西安月考) 我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湿地生态改善明显。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组成,总面积1021.08公顷。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园内共有植物资源363种,动物资源174种。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实现的。
    2. (2)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如果被捕食者的能量等比例的流向不同捕食者,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 (3) 该食物网中是否存在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答“存在”或“不存在”)。
    4. (4) 该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5. (5) 通过生态治理,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增强,分析其原因是
三、资料分析题
  • 17. (2023七上·仙桃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不顾全球反对,决定于2023年春夏期间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周边国家人民健康安全,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

    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2. (2) 若图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中带鱼处于第营养级。
    3. (3) 经检测某海域被辐射后,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检测物

      a

      b

      c

      D

      碘-131的放射性活度

      3000

      11444

      4300

      7600

      ①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一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一中的

      ②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我们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