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羊庄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1-24 浏览次数: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趋利避害,下列哪种行为发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 )
    A . 网上查找学习资料 B . 网络赌博 C . 网络欺诈 D . 网络售假
  • 2. 国庆节期间,小闽观看升旗仪式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参观博物馆感受展品的震撼、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小闽的假期生活体现了( )
    A .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 . 社会生活忙碌不堪 C . 社会生活有序开展 D . 人际关系温暖和谐
  • 3.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下列方式适合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有( )

    ①参加献爱心活动 
    ②参加社区植树活动 
    ③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下棋 
    ④放弃学业去维护交通秩序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2021年12月9日,中学生小融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看完后小融心情无比激动,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巨大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小融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中的( )
    A . 谦让 B . 分享 C . 关心社会发展 D . 帮助他人
  • 5. (2021八上·高州月考) 2021年11月24日,我市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加比赛的同学们从不同层面对父母、老师和祖国表达了感谢。感谢父母、老师和祖国,是因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   )

    ①父母的抚育    ②同学的资助    ③社会的关爱    ④老师的教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成长与互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更应当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    )

    A .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B .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C . 不断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 D . 日渐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 7.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A .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B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缘关系 D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 8. 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时下,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日渐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新风尚。为响应网络公益,公民应该( ) 

    ①制定网络规则,促进网络公益的健康发展 

    ②学会利用网络力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社会群体 

    ③奉献自己的全部时间,全身心投入更多公益活动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3八上·龙岩开学考) 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④上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0. 如图漫画反映了( )

    A . 网络成为公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的唯一渠道 B . 网络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C . 网络反腐逐渐成为廉政建设的利器 D . 在网络上,人们享有言论自由
  • 11. 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 )

    ①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②沉迷网络游戏使人们的娱乐生活充实

    ③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④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2023八上·沈阳期末)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都十分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
    A .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 . 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D .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 13. 青少年要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下列行为能够体现青少年主动融入社会的是( ) 

    ①小王只埋头学习,从不参与班级事务 

    ②玄武区共青团组织“河小青”环保活动 

    ③小李每周六晚都陪爷爷收看新闻联播 

    ④小汪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禁毒知识宣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19年1月,期末考试结束,某校初中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不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5.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假期是我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校园走向自然的最佳时期。积极参加假期实践活动,能让我们( )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②生活空间得到拓展 

    ③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提升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6. (2023八上·上杭开学考) 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塔尔曾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在一年的时间内,他只身居住在68平方米的溶洞内,生活起居、娱乐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可一年之后,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免疫力低下;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这说明( )
    A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B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无关 C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 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 17.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在学校组织的“喜迎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活动中,中学生小强讲述了自己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启示我们( )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②要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③个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17八上·大石桥期末) “我是社区的居民”“我是商场的消费者”“我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
    A . 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是固定的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 . 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 D . 个人的身份是由个人所处的地点和工作决定的
  • 19.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下列同学中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的是( )
    小郝:与网友见面时选择隐蔽的地方
    小赵看到微信上吸引眼球的新闻不假思索地转发并分享给好朋友
    小新利用互联网帮助好朋友找回丢失的物品
    小李通过互联网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些关于所在小区里乱停车导致交通堵塞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可行性方案
    A . 小郝和小赵 B . 小新和小李 C . 小郝和小新 D . 小赵和小李
  • 20. 近年来,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赣南日报社联合打造“问政赣州”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媒体+问政”方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畅通百姓诉求渠道,创新督办方式深化为民服务。这一平台的运行( ) 

    ①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②体现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唯一方式 

    ④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21.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疫情肆虐我省大部分地区,八年级学生小宣和小政两位同学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吉林省各地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招募青年防疫志愿者的通知。两个人和家人商议后,决定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1) 两位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请你再列举两例该行为的表现?
    2. (2) 亲社会行为是在什么中养成的?
    3. (3) 养成亲社会行为具有什么意义?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22.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欣赏诗歌,回答问题。 

    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游。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 

    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 

    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1. (1)  打开互联网,我们除了“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外,还能利用网络的哪些优势呢?
    2. (2)  “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说说网络有哪些弊?
    3. (3)  “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23.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2021年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为了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你们学校准备组织一次“红色研学”活动。请你参与策划并完成相关活动内容。

    1. (1)  请你为本次“红色研学”活动拟定一个活动主题。
    2. (2)  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处河南省内的“红色研学”基地,并简要陈述你推荐的理由。
    3. (3)  为了保证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请你说说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4. (4)  请你向同学们讲解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