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能达标卷(4)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

历史考试

更新时间:2023-10-01 浏览次数:2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对如图所示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的战役是( )

     

    A . 城濮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 2.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                                                                                                                                                     
     

     鲜卑姓 

     

     拓跋 

     

     独孤 

     

     步六孤 

     

     勿忸于 

     

     贺兰 

     

     拔拔 

     

     丘穆陵 

     

     尉迟 

     

     汉姓 

     

     元 

     

     刘 

     

     陆 

     

     于 

     

     贺 

     

     长孙 

     

     穆 

     

     尉 

    A . 政权分立 B . 江南开发 C . 南朝稳定 D . 民族交融
  • 3. 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把同类型史实或者人物进行归纳总结。小李同学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

    姓名

    时代

    主要成就

    张仲景

    东汉

    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写成《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北朝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撰写《齐民要术》

    宋应星

    明朝

    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编著《天工开物》

    李时珍

    明朝

    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著《本草纲目》

    A . 中国古代科技多居于世界前列 B . 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 C . 科技著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 D . 科学家勇于创新钻研的精神
  • 4. 研读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政治中心 B .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 . 南宋时期江南人口大量增加 D . 南宋时期江南一直比较富庶
  • 5. 近几年的考古发现,北朝至唐朝的不少胡人采用中国传统方式书写墓志铭,大体最初由汉人代写,之后有胡人首领墓志铭采用胡汉双语书写。该情况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 胡人在中国的地位得到提高 B . 胡汉交往中出现民族交融 C . 丝绸之路起贸易往来的作用 D . 北人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 6. (2023七上·紫金期末) 如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 少数民族的汉化 C .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D . 民族交融的加强
  • 7. (2023七上·东明期末) 他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统一全国。“他”建立的王朝是(    )
    A . B . C . 东汉 D . 西晋
  • 8. (2023七上·洞口期末)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魏晋时期(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 9. (2023七上·洞口期末) 东汉时期,某政治家军事家在赤壁之战后,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写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位政治家军事家是(    )
    A . 诸葛亮 B . 王莽 C . 曹操 D . 霍去病
  • 10. (2023七上·赵县期末) 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有以下成就:①第一次把西周丰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②创制了(大明历)  ③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千里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纪念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环形山的名字是(    )
    A . 卫青 B . 祖冲之 C . 华佗 D . 钟繇
  • 11. (2023七上·赵县期末)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 . 西汉 B . 东汉 C . 西晋 D . 东晋
  • 12. (2023七上·岳池期末) 下列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点的是(    )
    A . 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B . 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C .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D . 民族交融形成高潮
  • 13. 《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 . 平城文化落后 B . 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 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 .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 14. 下图是东汉以后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东汉和西晋都是全国统一的朝代 B . 西晋结束了三国并立的局面 C . 西晋与东晋曾经南北对峙 D . 东晋时北方和西南有很多政权
  • 15. 贾思勰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他强调农业生产要( )
    A . 遵循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 B . 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C . 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部门 D . 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 16. (2022七上·白云期末) 《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
    A .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 . 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 人口南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 . 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 17. (2022七上·白云期末) 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的代表作品是(   )
    A . 《女史箴图》 B . 《洛神赋图》 C . 《兰亭集序》 D . 《水经注》
  • 18. (2022七上·济宁期末) 某中学史学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2022七上·宁夏期末)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下表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20. (2022七上·永兴期末)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 . ①长安    ②建业 B . ①长安    ②建康 C . ①洛阳    ②建康 D . ①洛阳    ②建业
二、材料分析题
  •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一战成名挫傲军。

    材料二: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材料三: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材料四: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1. (1) 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一政权的的基础?该人物完成局部统一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主要描述的是西晋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指出内迁各族中哪个少数民族在4世纪后期建立的什么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5. (5) 江南经济开发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22. (2022七上·桂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

    ——据《中国历史》朝代表编制

    材料二:北方移民大量南下给江南经济开发增添了生力军,他们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南方的山越等少数民族逐渐加快和汉族的融合过程,也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魏晋以来,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而言,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南方政权也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对于孔儒文化都是非常尊崇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思想的传播扩散可以进一步增加北魏的中央集权。北魏对于权利的控制更加集中,对于北魏政权的稳定也是更加有利的。而且对于孔儒文化的尊崇对于后世很多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 (1) 据材料一,指出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并归纳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2. (2) 据材料二,分析魏晋以来南方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3. (3) 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尊崇孔儒文化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