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昆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8九上·揭西月考) 古埃及宫廷中形成了一套礼仪,如大臣觐见法老必须行跪拜礼,吻法老脚前的尘土。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古埃及推行这一礼仪的主要目的是(    )
    A . 得到法老的奖赏 B . 给维护法老奢靡的生活 C . 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 D . 利用宗教维护统治秩序
  • 2. (2023九上·从江月考)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国王和武士所属的种姓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3. 在《汉谟拉比法典》关于人身伤害罪的规定中,伤害穆什根努的罪比伤害阿维鲁的要轻,在关于就医费用的规定中,也是阿维鲁最高,移什根努次之,而奴隶最低。这可以用来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 . 强调公平公正 B . 维护统治者利益 C . 重视医疗救助 D . 体现了人文主义
  • 4.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一个雅典家庭的成员如表。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的人数是(  )                                                                                                                                                                  
     

     男主人 

     
     

     女主人 

     
     

     儿子 

     
     

     女儿 

     
     

     仆人 

     
     

     外邦客人 

     
     

     拉奥 

     
     

     洛狄斯 

     
     

     巴克 

     
     

     欧尼德 

     
     

     阿夫瑞 

     
     

     劳格斯 

     
     

     40岁 

     
     

     39岁 

     
     

     15岁 

     
     

     12岁 

     
     

     50岁 

     
     

     46岁 

     
    A . 1人 B . 2人 C . 3人 D . 4人
  • 5. (2022九上·江西月考) “它犹如百科全书……就是现在,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希腊社会的珍贵文献,仍然能够以其永久的魅力给我们高贵的艺术享受。”材料中的“它”是(   )
    A . 《掷铁饼者》 B . 《荷马史诗》 C . 万神庙 D . 《圣经》
  • 6. 如图这座奇特的雕像,蕴含着一个国家早起历史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 

     

    A . 古埃及 B . 古罗马 C . 古希腊 D . 古阿拉伯
  • 7.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的自由农民(  ) 

     ①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②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③有份地保有权 

     ④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一般以小树枝、权杖、一块草皮等作为封土的象征赐予封臣。这样,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这表明(  ) 
    A . 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 . 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 . 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 . 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 9. (2021九上·江阴期中)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了大化改新 C . 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D . 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 10. 阿拉伯文化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被视作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 
    A . 对西欧影响深远 B . 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 . 兼收并蓄的特点 D . 孕育了近代的曙光
  • 11. 如图的年代尺反映了某一国家的发展状况,这个国家是(  ) 

     

    A . 罗马 B . 希腊 C . 日本 D . 阿拉伯帝国
  • 12.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 .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 .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 13.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曾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山顶上为什么会有化石,还预言了潜水艇和蒸汽机的发明。这位画家是(  ) 
    A . 达•芬奇 B . 拉斐尔 C . 但丁 D . 米开朗琪罗
  • 14. 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世界创造了欧洲”是指(  ) 
    A .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 . 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 . 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 15. (2019·沾化模拟)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 促进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B . 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C . 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D . 其动机是对财富的追求
  • 16.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角贸易”的推动 B . 美洲原居民大量迁移非洲 C . 美洲原居民大量迁移欧洲 D .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 17. 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这一运动被称为(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思想启蒙 D . 新文化运动
  • 18. (2018九上·云县期末)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航线是()

    A . 达・伽马航线 B . 麦哲伦航线 C . 哥伦布航线 D . 迪亚士航线
  • 19. 感恩节由来已久,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定为法定感恩节。感恩节最初是到美洲大陆的欧洲清教徒移民庆祝劫难后的丰收而举办的大狂欢。你知道感恩节和哪一事件息息相关吗(  ) 
    A . 哥伦布的远航 B . 拿破仑的远征 C . 美国的建立 D . 工业革命的兴起
  • 20. “在他的代表作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蜕变被作家赋予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人类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正的史诗﹣﹣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正主题。”这是《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对一位伟大戏剧家及其作品的评价。这位戏剧家是(  ) 
    A . 但丁 B . 彼特拉克 C . 莎士比亚 D . 薄伽丘
  • 21. 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庆祝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传统,如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还有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1937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正式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定为美国的联邦节日“哥伦布日”。以下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远航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 . 是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 C .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D . 哥伦布远航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22. 中世纪,欧洲城市手工工场里雇主与工人的关系体现了(  ) 
    A . 奴隶制生产关系 B .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性”,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  ) 
    A . 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B . 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 . 大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D . 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 24. (2017九上·姜堰月考) 下图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具有说服力的有(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丁 D . 乙和丁
二、填空题 
  • 25.            
    1. (1) 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著有长篇诗作《》。 
    2. (2) 古希腊哲学家 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大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3. (3) 如图是世界名画《》.它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
三、综合题 
  • 26.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远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有《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rm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 
    2. (2) 材料二中的三部作品,作者分别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斗争对象和影响。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请你举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与《哀悼基督》类似的美术作品及作者。 
    2. (2) 材料二中的“圣萨尔瓦多”应该位于哪大洲?麦哲伦船队的远航探险,完成了哪一创举? 
    3. (3)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殖民掠夺,哪一国家成了“日不落帝国”? 
    4. (4)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2. (2) 人文主义者掀起的这场运动是复古运动吗?简要说明理由。 
    3. (3) 写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4. (4) 材料二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是航海家开辟的四条新航路。写出航路②与④的航行成就。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的两件历史大事有什么共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