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1·毕节) 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阿拉伯文字
  • 2.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国王和武士所属的种姓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 3. (2018·烟台) 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
    A . 5人 B . 3人 C . 2人 D . 1人
  • 4. 亚历山大兵不血刃攻下埃及后,接受了法老的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 .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 . 获得更广泛的统治基础 C .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 . 挑起被征服地区的内部矛盾
  • 5.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该法律是(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医典》
  • 6.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若将这一年换算成世纪纪年,应是( )
    A . 公元前2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1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1世纪后期
  • 7. 2世纪,某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这个帝国是( )
    A . 西罗马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8. 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 . 道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 9. (2021九上·长沙月考)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 . 希腊城邦 B . 西欧封建庄园 C . 西欧封建城市 D . 欧洲大学
  • 10.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市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 . 城市自治权 B . 人身自由权 C . 特许经营权 D . 男女平等权
  • 11.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情实况,历史观点是指对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B .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C .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D . 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12.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一系列法律文献被统称为(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查士丁尼法典》
  • 13. “它以中国唐朝为师,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描述的是( )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封建庄园建立 D . 法兰克土地改革
  • 14.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巴比伦 C . 古代阿拉伯 D . 古代罗马
  • 15.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一个历史活动搜集了三幅图片,其主题是( )

     

    图一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图二 劳动中的农奴

    图三 中世纪大学课堂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 封建时代的亚洲
  • 16.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大河流域,也有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 . 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 . 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 . 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 . 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三、材料解析题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臣要解下佩带的武器,脱帽,下跪,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必须宣誓效忠,说“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一类的话。这是“臣服礼”或“委身式”。之后,封君将封臣拉起,亲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并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封臣,这是“授职礼”。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认识。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四、综合探究题
  • 24. 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 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 到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拜占庭帝国在文化领域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文化对西欧的影响。
    3. (3)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五、综合探究题
  • 25. 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最早的文字在这里书写,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造,从城市、王国到帝国的演进过程中,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轮番登台,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邂逅·美索不达米亚”为主题开展学习,
    1. (1) 下面是各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制作时间轴——探寻文明发展脉络]                                         
      法律条文(节选) 结论
      第122条 自由民如将银、金或不论何物,托自由民保藏,则应提出证人,证其所有交付之物,并订立契约,方可托交保藏 结论1: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活跃的商品关系,还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中重视契约和证人的重要性
      第123条 倘彼托交保藏时并无证人及契约,而其交藏之处否认之,则此不能作为起诉之根据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结论2: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存在着社会等级——自由民和奴隶,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社会地位是一样的,无高低贵贱之分
      第198条 倘彼损毁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之眼或折断其骨,则赔偿少量钱财
      第199条 倘彼损毁奴隶之眼,或折断奴隶之骨,则应赔偿该奴隶价格的一半

      法典石柱及局
      部图
      观点一:从法律角度来看,这部法典中有许多基础性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古埃及、波斯、古罗马与古巴比伦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渊源
      观点二:这部法典的颁布既不是为了解除债务,也非确立“正义之王”的形象,其实际作用就是使国王成为法律权威的来源
      第一组同学制作了美索不达米亚发展中三个重要时期的时间轴,请根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协助他们完成每个时期对应的重要史事。

      A.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B.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巴比伦城被占领并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C.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创的楔形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

    2. (2) 任务二 [查阅文献资料——理解文物前世今生]

      第二组同学聚焦于“青铜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通过查询文献搜寻到一部距今3 700年的古老法典,摘录了该法典部分条文于下表中。请根据文献及所学知识,判断结论1和结论2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你协助他们修正。

    3. (3) 任务三 [推介学习成果——感受文明价值传承]

      第三组同学准备以宣讲稿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但对法典的“评价”存在争议,请结合观点一、观点二,协助他们完成对该法典的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