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1常见地貌类型同步...

更新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 下图为渭河平原及渭河某段河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河床横剖面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与图中渭河平原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
      A . 汾河谷地 B . 洞庭湖平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黄土高原
    3. (3) 有关渭河水参与水循环特点,正确的是(   )
      A . 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 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C . 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 . 只参与内陆循环
    4. (4) 就水循环而言,渭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 蒸发 B . 降水 C . 水汽输送 D . 地表径流
    5. (5) 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B . 塑造地表形态 C . 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 .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2. (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 帕图斯湖(下图)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之间有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沙坝的外力作用是(   )
      A . 流水堆积 B . 风化作用 C . 风力堆积 D . 海水堆积
    2. (2) 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 . 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 . 沙坝向海洋方向扩展 C . 沙坝向潟湖方向扩展 D . 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 3. (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 
    A . 流水侵蚀 B . 流水沉积 C . 风力侵蚀 D . 风力沉积
  • 4. (2021高一上·百色期末) 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片是某旅游爱好者在世界不同地点拍摄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丁地貌(   )

      ①为新月形沙丘②迎风坡缓,背风坡陡③为海岸沙坝④迎风坡陡,背风坡缓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下列有关四幅图片拍摄地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 甲可能拍摄于新疆 B . 乙可能拍摄于内蒙古 C . 丙可能拍摄于青藏高原 D . 丁可能拍摄于海南
  • 5. (2021高一上·遵义期末)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文,呼吁人们重视对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科学界关注。有研究者在某喀斯特地区部分洞穴发现15种稀有的洞穴生物类群。喀斯特洞穴内生境特殊,又相对隔离,所以大多数典型洞穴生物仅仅局限存在于某个独立山丘或单一洞穴。如今,当地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自然体验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喀斯特洞穴内环境特征的是(   )
      A . 光线昏暗 B . 湿度大 C . 食物供给充足 D . 温度波动小
    2. (2) 下列体验活动所观赏到的景观中,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   )
      A . 石钟乳 B . 暗河 C . 石柱 D . 石笋
  • 6. (2021高一上·葫芦岛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北而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貌类型是(   )
      A . 喀斯特地貌 B . 河流地貌 C . 海岸地貌 D . 风沙地貌
    2. (2) 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
      A . 大兴安岭地区 B . 内蒙古地区 C . 广西桂林地区 D . 长江三角洲
  • 7. (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 近年来,台湾地区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

     

    A . 流水堆积 B . 风力堆积 C . 内力侵蚀 D . 海浪侵蚀
二、综合题
  • 8. (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 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 (1) 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 . 奇峰林立 B . 冰川广布 C . 地势平坦 D . 地表崎岖
    2. (2) 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等。
    3. (3) 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 . 植被 B . 土壤 C . 岩石 D . 水文
    4. (4) 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 (5) 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 9. (2022高一上·松原月考) 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地貌的形成原因(例如:乙流水堆积):

      ,丙,丁

    2. (2) 图丙为流动性沙丘,下列有关该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沙粒在C坡一侧被搬运,在D坡一侧沉积 B . C坡风力大于D坡 C . 此地的风向是西北风 D . D坡一侧为迎风坡
    3. (3) 乙图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处,图中自A到B沉积物颗粒逐渐,原因是
  • 10. (2022高一上·江西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A地貌名称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填“西北”或“西南”)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
    2. (2) 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图乙是F处沙丘图。该沙丘判断当地风向为
    3. (3) 图甲中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地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