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五单元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人教版生物八...

更新时间:2023-08-20 浏览次数:5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通川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只雄猫为争夺一只雌猫而打架属于攻击行为 B . 蚂蚁将植物种子搬进洞穴是取食行为 C . 蝙蝠的昼伏夜出属于节律行为 D . 工蜂、椎峰、蜂王行使不同的职能属于繁殖行为
  • 2.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动物各种各样的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 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 .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 3. (2023八下·深圳期末) 震旦鸦雀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摄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 . 摄食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 B . 属于学习行为 C . 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D . 适应复杂的环境
  • 4. (2023八上·朝阳期末) 动物行为多种多样,下图表示的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中猩猩钓食蚂蚁,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 .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C . 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D . 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 5. (2023八上·榕城期末)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其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孔雀开屏”属于取食行为 B . 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以便动物更适应环境 C . 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状像树枝,这也是一种动物行为 D .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 6. (2023八上·钦州期末) 动物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对于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水螅捕食水蚤 B . 草履虫对盐水、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 C . 蚯蚓会爬离强烈的阳光 D . 被臭鼬用臭气喷射过的捕食者,再见到臭鼬后会避开
  • 7. (2022·新疆)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 . 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 . 动物学习行为越简单,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 . 动物的一系列行为有利于它们生活和繁殖后代
  • 8. (2023·河南) 草原上,一只饥肠辘辘的猎豹悄悄地逼近瞪羚,瞪羚发现后迅速逃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瞪羚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 . 猎豹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 . 猎豹和瞪羚之间是捕食关系 D . 瞪羚逃跑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 9. (2023·海口模拟) 观察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下列观察笔记合理的是(    )
    A . 鹿感到危险时,立即翘起尾巴露出后盾(肛门周围的白色),能被其他鹿识别,这属于动物的通讯 B .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 .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孔雀开屏与狗熊转呼啦圈属于同一类型 D . 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进攻,其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 10. (2023·郑州模拟)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属于繁殖行为 B . 喷洒性外激素可以干扰雌雄蛾之间的正常通讯 C . 亲鸟给雏鸟喂食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D . 乌鸦利用汽车碾碎坚果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 11. (2023·内江) 打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种健身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打太极拳需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参与 B .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 C . 除运动系统外,太极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参与 D . 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属于学习行为
  • 12. (2023·湘潭) 自古有“鸿雁传书”、“飞鸽传信”等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关鸿雁、飞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鸿雁、飞鸽都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体内受精 B . “鸿雁传书”、“飞鸽传信”属于学习行为 C . 鸿雁、飞鸽传递信息的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 “鸿雁传书”、“飞鸽传信”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行为
  • 13. (2023·鄂州)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下列关于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听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 说相声只有舌肌一块肌肉在起作用 C . 读试卷,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 D . 写答案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 14. (2023·永州) 你一定见过起舞的蝴蝶、飞翔的家燕、奔跑的猎豹、畅游的金鱼、显微镜下的草履虫……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猎豹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 . 动物都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 C . 草履虫能趋利避害既是先天性行为,也属非条件反射 D . 家燕适应飞行的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
  • 15. (2023·尉氏期末) 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逃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壁虎断尾求生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B . 壁虎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主要是细胞分裂,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C . 壁虎新尾巴与旧尾巴中的肌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D . 壁虎身上有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二、判断题
三、实验探究题
  • 21. 仓鼠活泼可爱,形态可掬,是受人喜爱的玩赏宠物,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周末利用家养仓鼠和网购的“迷宫"玩具开展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践活动并如实记录了实验数据,请思考回答: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26秒

    18秒

    9秒

    1. (1) 仓鼠喜食坚果,嫩茎或叶,其牙齿有之分。
    2. (2) 仓鼠是夜行动物,晚上较活跃;还是“独行侠" ,适合一鼠一笼,这属于行为。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
    3. (3) 若把仓鼠换成蟑螂,蟑螂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这说明动物越,“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4. (4) 请在图三中绘出仓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四、读图理解题
  • 22. (2023·平南模拟) 小明放学后,路过某处时,听到狗叫声后快速逃离。请根据图回答:(在[]中填写序号)

    1. (1)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人奔跑的行为是属于。奔跑动作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完成,其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2. (2) 听到狗叫声,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3. (3) 小明在听到狗叫被吓一跳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调节人体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现象,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 (4) 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就会绕道避开恶犬,这是与有关的、人类特有的反射。
五、资料分析题
  • 23. (2022八下·泾阳开学考) 仔细阅读以下两个材料,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马哈鱼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熟后回到江河产卵。大马哈鱼终生没有见到过它们的双亲,但它们却能沿着与父母相同的路线洄游。

    材料二: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章鱼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玻璃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才能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小虾。而狗能较快地学会绕道取食;猴子只需一次就能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 (1) 材料一中,大马哈鱼洄游的行为属于 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2. (2) 材料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动物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学习获得的。
    3. (3) 受到材料二实验的启发,小苗对本班的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有差异而感到疑惑。你能帮助她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学习能力的差异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4. (4)  “天道酬勤”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请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尝试解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虽然遗传因素不可改变,但可以 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两空均写出一点即可)
  • 24. (2021八上·云城期末) 资料分析。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徙行为。

    资料二: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藏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资料三: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与狼群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

    1. (1)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行为。
    2. (2) 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体内的决定的。
    3. (3) 燕子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更强的动物是
    4. (4) 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三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这一行为属于行为。
    5. (5) 燕子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其中是基本的飞行方式,是省力的飞行方式。狼和小白鼠的运动方式有行走、 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