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云南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历史教科书首页,其祖先是( )
    A . 云南元谋人 B . 森林古猿 C . 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 D . 滇金丝猴
  • 2. 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胎儿和母体只通过羊水进行物质交换 B .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C . 受精发生在输卵管中 D . 青春期性器官明显发育
  • 3. 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用酒精脱色时需要水浴加热,下列哪个实验需要用到水浴( )
    A . 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B .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C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D . 甲状腺对蝌蚪的发育的影响
  • 4. 血浆能运输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以下说法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 . 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等废物由血浆运输到肾脏 B . 细胞呼吸所需的氧气由血浆中的血红蛋白运输 C . 从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由血浆运输到全身各处 D . 血浆运输的含碘无机盐能参与合成甲状腺激素
  • 5. 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
    A . 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 . 鼻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 . 鼻黏膜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D . 鼻内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 6.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 代表过程,c、d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界气体通过b 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 . 过程 a 和 b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 . c 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 代表氧气 D . 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 7. 如图是显微镜下人的血细胞,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②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B . ③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C . ④成熟后没有细胞核 D . ①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部分组织细胞
  • 8. 如图表示心脏和几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是静脉血管,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B . 点滴注射或静脉抽血往往选择丙血管 C . 丁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较薄、官腔较大 D . 血管是流动的组织
  • 9.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只要不发病就可以献血 B . 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时,需要输入血浆 C . 为抢救A型血患者可大量输入AB型血 D .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 10. 小宁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医生判断他肾脏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管 C . 入球小动脉 D . 出球小动脉
  • 11. 研究发现,新冠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肺部毛细血管损伤以及肾小管损伤,相应器官的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新冠重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不会出现( )
    A . 糖尿症状 B .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减弱 C . 动脉血颜色偏暗红 D .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增强
  • 12. (2023七下·徐闻期末) 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目的是保护下图中结构( )

    A . B . C . D .
  • 13. 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元有突起,利于它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B . 喉部有声带,能发声 C . 心房心室之间、心室动脉之间、动脉中、静脉中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 . 胃内有肌肉组织,能蠕动搅磨食物形成食糜
  • 1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下图能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3七下·江城期末) 我国一直在开展“一盔一带”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以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该部位位于(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 16.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现象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 . 望梅止渴——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 B . 呆小症——幼年时期肾上腺素分泌过少 C . 醉酒后,步态不稳——酒精麻醉小脑,协调、平衡身体的能力受到影响 D . 手指被针扎到,感觉疼痛但肌肉无收缩反应——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
  • 17. (2023七下·福州期末) 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幼年时期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所用激素为( )
    A . 生长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甲状腺激素 D . 性激素
  • 18. 下列关于糖尿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 B . 糖尿是糖尿病症状之一,患者典型的表现是少尿、少饮、多食 C . 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 . 控制饮食和适当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19. 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畅享绿色生活。食用后的瓜子皮应放入的垃圾桶是( )
    A . (厨余) B . (可回收) C . (其它) D . (有害)
  • 20.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相符的是( )
    A . 互赠大量纸质贺卡 B . 出门尽量乘坐私家车 C . 便利生活,多点外卖 D . 随手关灯
二、综合题</strong>
  • 21. 图A是淀粉、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的示意图,图B是平衡膳食宝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A中过程②表示。图A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2. (2) 图B中①类食物消化终产物是
    3. (3) 某同学挑食,当他出现牙龈出血症状时,你建议他多吃图B的【】层的食物。
    4. (4) 甲、乙两位同学的食谱较合理的是

      甲:炸鸡、可乐、鸡米花;乙:馒头、红烧肉、香菇油菜

  • 22. 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以及肺泡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取样部位是【】,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同的通道。
    2. (2)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其原因主要是。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佩戴N95口罩。
    3. (3) 当肺泡膨胀时,此时膈肌处于状态,肺内气压比外界空气大气压(填“小”或“大”)。
    4. (4) 部分女性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常采用衣物将胸腹部束得很紧,这样影响(“呼气”或“吸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 23.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协调配合。图一是循环系统组成概念图;图二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方向。图三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相关问题。

    1. (1) 图一中,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②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2. (2) 图二中a-f中,流动脉血的有(填字母),其中氧气含量最丰富的血管是 【】。其中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是【】。
    3. (3) 结合图二分析,肺循环的起点是【D】
    4. (4) 图三中与B相连通的血管是【
  • 24. 图甲是肾单位结构图,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图乙是人体反射活动示意图。请分析作答:请回答问题:

    1. (1) 如甲图所示的结构为肾单位,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经其作用进入到①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该液体流经[]时,部分物质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2. (2) 图乙的结构⑧是,用图乙中的序号、字母和箭头写出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3. (3) 乙图中⑤和⑥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道,因故损伤了⑤的成年人,造成⑥向下的神经连通也受损伤,而脊髓不受影响,此时,最可能出现的是____(填下面正确项的符号)。
      A . 能形成尿意,不能有意识的憋尿 B . 能有意识的憋尿,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 . 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 . 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4. (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strong>
  • 25. 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由于微塑料体积小,部分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危害,因此也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海洋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海洋,还可以通过海洋生物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血液甚至肝脏等,危害人类健康。为了研究海洋微塑料对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危害,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下表是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平均增长值(g/只)

    A

    15只

    每天喂含5%海洋微塑料的普通

    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基本消失

    -0.12

    B

    5只

    每天喂含0.5%海洋微塑料的普

    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C

    15只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目的是
    2. (2) 微塑料可通过捕食关系沿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肠道。
    3. (3) C组的饲喂方式应为每天喂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一个月。
    4. (4) 请你修改本实验中不足的地方:
    5. (5) 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自觉参与、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请列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