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75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梳理(26分)
  •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即将毕业,最难忘怀的是老师您的jiào huì之恩:忘不了,您引领zhì nèn的我们攀登 shū jí的高山: 忘不了,您在我们有yí wèn时给予耐心地jiē shì;忘不了,您陪伴我们在míng mèi 的春天里放风筝fēng zheng的情景。老师,您用xì nì、无私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 2. 根据情境,照样子趣填成语。

    兔代表着温顺、乖巧、善良的形象,兔年给亲朋好友送祝福,我们会用上“兔”的谐音成语:兔(突)飞猛进、

  • 3. 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féng)烧    截然不同    (朴素)不相识 B . (xīn)    万不得以    见微知(显著) C . (tī)除    精兵简政    (跑)马观花 D . (chí)    悬灯结采     赴汤(热汤)蹈火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B . 全校运动会上,亮亮在跑步比赛中拔得头筹 C . 小学生活丰富多彩,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表演……都让我们不可思议 D . 参加机器人大赛的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 , 他们个个身手不凡。
  • 5.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亲年生活的散文,全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B . 《那个星期天》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中,写出了“我”从“满怀期望”到“焦急无奈"再到“兴奋雀跃"的心情变化。 C .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中心意思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 《匆匆》一文,朱自清两次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对时光匆匆飞逝的惋惜与感叹。
  •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老师,您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排比) B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C . 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比喻) D . 人们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夸张)
  •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 . 读名著时,我们要懂得书中人物都是立体、多而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单一。 C . 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D . 可以给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取个贴切的名字,如“亲爱的同学”“才艺荟萃”。
  • 8. 根据短文内容,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唤醒黎明的沉默

    ③挣脱千年的羁(jī)绊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一中国。

    A . ②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 9. 老师要引用名句祝贺读书征文获奖的同学,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 10.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充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 (    )
    A . 司马迁从小立志编写史书,虽遭酷刑仍坚持不懈,写成《史记》。 B . 苏东坡治理西湖时,想方设法“挖泥堆堤”,设立“三潭映月”作为航标。 C . 齐白石几十年从没有停止过挥亳作画,成为现代著名书画家。 D . 爱迪生迷恋电学,毕生孜孜不倦,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二、阅读与探究(48分)
  • 11. 古诗文阅读。
    1. (1) 有许多古诗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春节贴春联时,我们会吟诵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秋晚上,仰望当空明月,我们会想起王建的“,不知秋思落谁家。”若是七夕夜晚,我们又会想到牛郎织女“盈盈一水间,“的凄美传说。
    2. (2) 有许多古诗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王维说:“,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你想引用“”这两句诗送给即将去远方上初中的好朋友。
  • 12. 小古文阅读。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尝:曾经。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裘:皮衣。

    1. (1) 下列句子标注了停顿,合适的一项是(    )。
      A .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B .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C .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D .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2.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晋索靖所]书:写。 B . [数百步反]复:再,又。 C . [疲]及:及时。 D . [宿其旁]因:于是。
    3. (3) 短文中的欧阳询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专心致志 B . 反应迟缓 C . 博采众长 D . 勤奋好学
    4. (4) 欣赏四幅作品,看看下面哪一幅书法作品是欧阳询的?(    )

      A . 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B . 平正端庄,笔力刚劲 C . 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 . 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 13. 现代文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材料一] 2021、2022 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手机阅读时间

    2021年

    4.76本

    3.30本

    19.05分钟

    101.12分钟

    2022年

    4.78本

    3.30本

    23.13分钟

    105.23分钟

    选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戴上VR眼镜阅读一本关于航天的图书,宇宙飞船近在眼前:手机端下载APP,机器人开始为孩子朗读智能绘本……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等新技术纷纷亮相,充分展现了未来阅读的无限可能。业内人士预测,随着5G技术落地、虚拟技术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选自新浪网)

    [材料三]

    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整合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书展、实体书店、社区图书馆等阅读场所引领阅读潮流的作用,打造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不仅要汲取外来先进文化,更要努力发掘和传承本土文化,从风雅诗经到阳明理学,从乐府唐诗到宋词元曲,从《红楼》《西游》到《平凡的世界》,徜徉在浩瀚的书海里,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最后,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也要加快打造数字文化高地,为社会公众、广大网民提供更多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数字阅读产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在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一起在书香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使“书香”成为中华文化最美的味道。

    (选自淮北文明网)

    1. (1) 任务一:我能读懂。

      ①看到“徜徉”这个词,联系偏旁,我会想到本学期学到的另一个词“”,它们都有“走”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我猜测“徜徉”的意思是

      ②阅读目的不同,选择的材料也不同,我要了解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的阅读情况,可以去阅读以上三份材料中的【】;[材料二]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数字化阅读将向方向发展

      ③读完这组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告诉我们:成年国民读书时间和网络阅读同步保持增长,手机阅读占用时间越来越多。
      B.[材料二]让我们了解了智能化阅读形式多样,如“只要翻开画册,屏幕上就会展示各种秦俑的立体造型,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西安的兵马俑。
      C.[材料三]主要围绕“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这个中心意思,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从“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看出。
      D.[材料三]中“书香”加上引号,着重强调浓浓书香味才是中华文化最美的味道。

    2. (2) 任务二:我会思辨。

      你认为“阅读纸质书好,还是电子书好?”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说明观点,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3. (3) 任务三:我来推荐。

      如今,各个小区门口闲置的核酸采样小屋变身为阅读亭了。社区工作人员要请你帮忙,从以下4本书中推荐一本合适的选入阅读亭。你推荐哪一本?推荐给谁?为什么?
      A.《断喙鸟》   B.《可爱的中国》   C.《童年河》   D.《骑鹅旅行记》

      好书推荐卡

      书名:        

      适合人群:

      推荐理由:

  • 14. 课外阅读。

    别饿坏了那匹马

    作者:许中高

    ①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附近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祥子,(    )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守候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胡看书时,羞愧难当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的脸。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

    ②一天早上,我在书摊上读《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疼痛直锥我的心。[A] 我泪流不止。偶然抬头拭泪时,我(    )轮椅上的他正定定地看着我,“坐下慢慢看吧!”他指了指身旁的小凳子。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要坐下,突然身后有人拍拍我的肩膀,原来是父亲。他把我拉走:“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着马草换未的钱,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可是马草并不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

    ③有一次,我背着马草经过书摊时,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未看书了?”我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头。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妹妹吧。“碧云,咱们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    )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捉进去!”姑娘接过马草,提进了里屋。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④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连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

    ⑤“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就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⑥“别别别……碧云碧云!”他急了,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来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B]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⑦“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⑧我点点头,使助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1. (1) 将表示“看”的三个词语依次填入文章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盯着、瞥见、偷看 B . 偷看、瞥见、盯着 C . 偷看、盯着、瞥见 D . 瞥见、盯着、偷看
    2. (2) 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妹妹吧。”从“可能”一词看出“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和他们家很熟。 B . 文中的“木板房”“吱呀作响的门”等细节暗示了青年家里的贫穷。 C . 残疾青年说的“那匹马”,表面上指后院养的马,实际上指热爱读书的“我”。 D . 本文语言质朴,围绕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3. (3) 根据故事的发展,照样子简要概括情节和“我"的心情变化。

      情节:放学后偷看书————青年买草让“我”看书——

      ↓          ↓             ↓                    ↓

      心情:           (泰然)        (高兴)         

    4. (4) 文章结尾才告诉我们残疾青年的后院根本没有马,其实前文已处处埋下了伏笔,请摘录一处写在横线上。
    5. (5) 文中[A] [B]两处都写到了“我”的哭,[A]处的“哭"是因为;[B]处的“想哭"因为
    6. (6) 结合文中残疾青年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具体说一说他有怎样美好的品质?至少写出两点。
三、交流与表达(42分)
  • 15. 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1个错别字、1个标点、2个病句,共4处)。

    这一年,我们看见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冬奥建儿在赛场摘金夺银,少年圆了自强不息的大学梦,“大国工匠”让中国制造绽放光彩,八旬老人跑完北京马拉松全程。每一份付出都有收成,每一次奋斗都有回响。

  • 16. 习作。

    根据下列提供的三个信息,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下着小雨的“六一”儿童节

    性格内向的男孩凡凡或活泼好动的女孩丽丽(两选一)

    一个快递包裹

    要求:①以“成长”为主题,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尽可能吸引人。题目自拟。②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