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2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8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2·江苏) 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以0.1mol∙L-1KOH溶液吸收CO2 , 若通入C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c=c(H2CO3)+c()+c()。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中:c(H2CO3)>c() B . KOH完全转化为K2CO3时,溶液中:c(OH-)= c(H+)+c()+c(H2CO3) C . KOH溶液吸收CO2 , c=0.1mol∙L-1溶液中:c(H2CO3)>c() D . 如图所示的“吸收”“转化”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 2. (2022·湖北) 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能被氧化 B . 溶液显碱性 C . 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 D . 的热稳定性比的高
  • 3. (2022·北京市) 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醋酸钠是强电解质 B . 醋酸钠晶体与冰都是离子晶体 C . 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 D . 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 4. (2022·浙江6月选考) 时,苯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等溶液中, B . 将浓度均为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均变大 C . 时,溶液与溶液混合,测得 , 则此时溶液中 D . 时,溶液中加少量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 5. (2022·浙江选考)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是(   )
    A . NH4Cl B . BaCl2 C . H2SO4 D . Ca(OH)2
  • 6. (2022高三下·池州模拟) 常温下,向20mL0.1000mol·L-1NaB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弱酸HA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lg与1g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a(HA)=1.77×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a(HB)>Ka(HA) B . pH=4时,的值比pH=3的大 C . 滴入20mLHA溶液后存在关系:c(A-)>c(HB) D . pH=7时,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关系:c(Na+)=c(B-)
  • 7. (2022·安徽模拟)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NH2和-COOH两种官能团,当调节溶液的pH使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正好相等时,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发生移动现象,此时溶液的pH叫等电点。常温下,0.001mol·L-1的甘氨酸(H2NCH2COOH)溶液中各物种浓度对数值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

    A . B点为等电点 B . pH=7时,c( H3N+CH2COO-) > c( H3N+CH2COOH) >c( H2NCH2COO- ) C . H3N+CH2COOH H3N+CH2COO- + H+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10 D . C点溶液中满足:c(H+) + c( H3N+CH2COOH) =c(OH-) +c(H3N+ CH2COO- )
  • 8. (2022·河北模拟) 水浴加热滴加酚酞的溶液,颜色及pH随温度变化如下(忽略水的挥发):

    实验

    温度/℃

    20

    30

    40

    从40℃冷却到20℃

    沸水浴后冷却到20℃

    颜色变化

    红色略加深

    红色接近①

    红色比③加深较多

    pH

    8.31

    8.29

    8.26

    8.31

    9.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 B . ①→③的过程中,颜色加深的原因可能是水解程度增大 C . ①→③的过程中,pH稍微下降说明升温过程中减小 D . ⑤比①pH增大,推测是由于分解生成的的缘故
  • 9. (2022·金山模拟) 常温下,用0.100 mol·L-1 NaOH(aq)滴定20.00 mL c mol·L-1二元酸H2A,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H2A电离:H2A→2H++A2- B . a点:c(HA-)>c(Na+)>c(H+)>c(A2-)>c(OH-) C . b点:c(H+)=c(A2-)+c(OH-) D . c点:c(Na+)<c(HA-)+2c(A2-)
  • 10. (2022·商丘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焊接金属时,焊接点可用NH4Cl溶液进行预处理 B . 环保PVC(聚氯乙烯)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食品保鲜膜 C . 烟熏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 工业上,常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 11. (2022·平江模拟) 类比pH,定义 , 已知琥珀酸(CH2COOH)2(以H2A表示)为二元弱酸,25℃时用HCl气体或者KOH固体调节1 L 0.1 mol/LH2A溶液的pH,混合溶液中的pH与pC(H2A、)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I、II、III分别代表的粒子为、H2A B . 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b>a>c C . 滴定过程中先增大再减小 D . c点溶液满足
  • 12. (2022·日照模拟) 人体血液存在等缓冲对。常温下,水溶液中部分缓冲对的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表示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碳酸、磷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曲线Ⅰ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 B .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 . D . 当pH增大时,逐渐减小
  • 13. (2022·德州模拟)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取补铁口服液的上层清液,滴加酸性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口服液中含有 B . 向盛有溶液的小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红色加深,证明水解程度增大 C .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 , 溶液红色褪去,可证明具有酸性 D . 溶液中通入 , 再通入X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可能为碱性气体
  • 14. (2022·赤峰模拟) 25℃时,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滴入溶液,粒子浓度与混合溶液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肼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Y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I表示的变化关系 B . 的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C . 时, D . 时,
  • 15. (2022·湖北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A

    结合能力比

    溶液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

    B

    除去晶体中少量的杂质

    先将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并趁热过滤弃去滤液

    C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将金属钠投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验证相对大小:

    向50.1溶液中滴加5~6滴0.1溶液后,继续滴加0.1溶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6. (2021·章丘模拟)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1mol苯乙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B . 常温下,46g由 和甲硫醛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C . 标准状况下,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D . 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
  • 17. (2021·高州模拟) 常温下,用pH=13的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3PO4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H2PO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B . a点磷酸的电离常数大于b点 C . 磷酸的Ka1约为1.1×10-3 D . a点溶液中有:c(Na+)=c(H2PO )+c(HPO )+c(PO )
  • 18. (2021·怀化模拟) 常温下,将 溶液滴加到 等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微粒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点对应的 溶液体积小于 B . 的数量级为 C . l点所示溶液中: D . n、m、l三点,n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19. (2021·永州模拟) 25℃时,0.10 L某二元弱酸H2A用1.00 mol·L-1NaOH溶液调节其pH,溶液中H2A、HA-及A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2A的Ka1=1×10-4 B . 溶液在X点和Z点时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 在Y点时,c(Na+)>3c(A2-) D . 0.1 mol·L-1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
  • 20. (2020·扬州模拟)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0.1 mol·L−1 NaHC2O4溶液:c(Na)>c(C2O )>c(HC2O ) B . 0.1 mol·L-1 Na2C2O4溶液:c(OH) = c(H) + 2c(H2C2O4) + c(HC2O ) C . 0.1 mol·L−1 H2C2O4溶液:0.2 mol·L−1 + c(OH) = c(H) + 2c(H2C2O4) + c(HC2O ) D . 向Na2C2O4溶液中滴加H2C2O4溶液至中性:c(Na) = 2c(C2O )
  • 21. (2021高二上·邯郸期末) 常温下,向20m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气体因逸出不考虑)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Ⅰ表示物质的量分数 B . 水解的平衡常数为 C . 水的电离程度:M>N>P>Q D . Q点存在:
  • 22. (2020高二下·徐州期末) 分别调节0.01mol·L1HCOOH溶液、0.01mol·L1氨水的pH,系统中微粒浓度的负对数值(-lgc)与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5℃时,NH3·H2O NH4++OH的lgK=-4.7 B . 25℃时,0.01mol·L1HCOOH溶液的pH为3.7 C . HCOONa溶液中加入NH4Cl至溶液呈中性:c(Cl)>c(Na+)>c(HCOO) D . HCOONa溶液中加入KHSO3至溶液呈中性:c(HCOOH) +c(H2SO3) = c(SO32)
  • 23. (2020高二下·宿迁期末) 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 B . 溶液中: C . 的氨水和 的盐酸等体积的混合液中: D . 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至中性:
  • 24. (2020高二下·苏州期末) 25℃时,将氨水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得到c(NH3·H2O)+c(NH4+)=0.1 mol·L-1的溶液。溶液中c(NH3·H2O)、c(NH4+)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 W点表示溶液中:c(NH3·H2O)+c(H+)=c(Cl-)+c(OH-) B . pH=7.0溶液中: c(NH3·H2O)>c(NH4+)>c(OH-)=c(H+) C . pH=10.5的溶液中:c(Cl-)+c(OH-)+c(NH3·H2O)<0.1 mol·L-1 D . 向W点所表示的1 L溶液中加入0.05 mol 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Na+)>c(Cl-)>c(OH-)>c(NH4+)
  • 25. (2020高二下·连云港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0.1 mol/LFeCl2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氯水中含有HClO

    B

    用pH试纸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CH3COOH电离出H+的能力比HNO2的强

    C

    向3 mo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向浓度均为0.05 mol/L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I)

    A . A   B . B   C . C   D . D
三、非选择题
  • 26. (2021·浦东模拟) 利用 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CO,反应为:

    完成下列填空:

    1.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5min后,固体质量减少了6.4g,则0~25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 (2) 取一定量的 和CO于某密闭容器中,分别在80 和100 下进行实验,测得 如下:

      时间/min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80

      0.50

      0.37

      0.26

      0.18

      0.12

      0.12

      100

      0.50

      0.35

      0.24

      0.17

      x

      0.15

      上表中 ,理由是。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如图所示,300 的百分含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4. (4) 可用高浓度NaOH溶液吸收。

      ①若4.48L (标准状况)和0.35mol 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至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量之比1∶1,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③若使碳酸氢钠溶液中 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a.通入HCl      b.NaOH固体      c.通入      d. 固体

  • 27. (2021·嘉定模拟) 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 “N2 + 3H2 ⇌2NH3+Q”(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实际化工生产中,为提高NH3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个):
    2. (2) 氨气与酸反应得到铵盐,某(NH4)2SO4水溶液的pH=5,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作用(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NH4)2SO4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NH3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H2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T1的关系是:T2T1(填“ ”“ ”“ ”或“无法确定”)。

      ②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填字母)。

      ③若容器容积为2L,b点对应的n=0.15mol,测得平衡时H2、N2的转化率均为60%,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28. (2021·宿迁模拟)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染料、玻璃器皿等的着色剂,也可用于新型电池材料,感光材料的生成。实验室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的一种流程如下:

    1. (1) 溶解时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
    2. (2) 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3. (3) 某FeC2O4·2H2O样品中含有少量Fe2(C2O4)3杂质,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称取1.996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0.200 mol/L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33.00 mL。

      已知:酸性环境下,KMnO4既能氧化Fe2+ , 又能氧化C2O ,自身被还原为Mn2+

      ①计算样品中FeC2O4·2H2O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滴定过程中,酸度控制不当,MnO 部分会被还原为MnO2 , 则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 29. (2020·盐城模拟) 用磷铁渣(含Fe、FeP、Fe2P及少量杂质)制备FePO4·2H2O(磷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浸取”时,在密闭反应器中加入硝酸、硫酸及活性炭,硝酸首先分解生成NO2和O2 , O2将铁和磷分别氧化为Fe2O3、P2O5

      ①Fe2P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加入硫酸的目的是;加入活性炭能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这是因为

      ③c(HNO3)与磷铁渣溶解率关系,如题图-1所示,当c(HNO3)在1.5~2.0mol·L-1时,磷铁渣溶解率随硝酸的浓度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图-1

      图-2

    2. (2) “制备”时,溶液的pH对磷酸铁产品中铁和磷的含量及n(Fe)/n(P)比值的影响,如题图-2所示(考虑到微量金属杂质,在pH=1时,n(Fe)/n(P)为0.973最接近理论值])。在pH范围为1~1.5时,随pH增大,n(Fe)/n(P)明显增大,其原因是;写出生成Fe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
  • 30. (2020·泰州模拟) 一种固定烟气中C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反应Ⅰ”中,CO2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反应Ⅰ”中,提高烟气中CO2去除率的可行措施有(填字母)。

      a. 采用高温       b. 加快烟气流速         c. 增大氨水浓度

    3. (3) 若测得滤液中c(CO32-)=102 mol·L1 , 则Ca2是否沉淀完全?(填“是”或“否”)。[c(Ca2)<105 mol·L1时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
    4. (4) “反应Ⅱ”中,溶液的pH和导电能力变化如图1所示,导电能力初始时快速降低,后来逐渐上升的原因是

    5. (5) CaCO3可用于调节废水的pH,以除去其中的Fe3。溶液pH对除铁效率影响如图2所示。

      ①除铁时应控制溶液的pH为(填字母)。

      a.  0.5~1.5          b. 1.5~2.5          c. 2.5~3.5

      ② 除铁时pH稍大会生成Fe(OH)3胶体,显著降低除铁效率,其原因是

  • 31. (2020·江苏模拟) 研究含硒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对控制水体中硒超标具有重要意义。
    1. (1) 已知:H2SeO3为二元弱酸,Ka1(H2SeO3)=3.5×10-3 , Ka2(H2SeO3)=5.0×10-8。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Na2SeO3浓度较高的废水时,发生的交换反应为SeO32-+2RCl=R2SeO3+2Cl- (R为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骨架)。经离子交换法处理后,废水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除硒法是一种改良的含硒废水处理方法。

      ①以木屑和FeCl3·6H2O为原料,在N2氛围中迅速升温至600 ℃,保持2 h,过程中木屑先转化为木炭,最终制得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制备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过程中,木炭的作用有吸附和

      ②木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在碱性废水中形成许多微电池,加速SeO32-的还原过程。SeO32-在微电池正极上转化为单质Se,其电极反应式为

    3. (3) 绿锈[FeaFeb(OH)cXd](X代表阴离子,Ⅱ、Ⅲ表示铁元素的价态)中铁元素以结构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由于结构态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层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形成了巨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结构态的Fe还原能力优于游离态的Fe , 使得绿锈成为一种良好的除硒剂。

      ①结构态的绿锈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而且游离态的Fe3+还易水解生成Fe(OH)3胶体进一步吸附SeO32-。写出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不同Fe/Fe组成的绿锈对SeO3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随着绿锈组成中Fe/Fe比值的增大,绿锈的除硒效果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③废水的初始pH会对绿锈去除SeO32-的效果产生影响,关系如图2所示。当初始pH增大至11时,SeO32-的去除效果突然迅速减小的原因是

  • 32. (2020·南通模拟) NaBH4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一种以H2、Na、硼酸三甲酯[B(OCH3)3]为原料,生产NaBH4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1”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_____(填字母)。
      A . 充分搅拌熔融钠 B . 将熔融钠充分分散在石蜡油中 C . 反应前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 (2) 在浓硫酸作用下,B(OCH3)3可由B(OH)3和CH3OH发生酯化反应制得。浓H2SO4的作用是
    3. (3) “反应2”在240℃条件下进行,生成的产物是NaBH4和CH3ON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2”所用B(OCH3)3需充分干燥,原因是
    4. (4) 反应NaBH4+2H2O=NaBO2+4H2 可用于制取H2。一定浓度的NaBH4催化制氢的半衰期(溶液中NaBH4消耗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NaBH4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H2的速率逐渐减慢,原因是

  • 33. (2020·唐山模拟) 多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工作者设计出将工业废气中污染物再利用的方案,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1. (1) 以NH3、CO2为原料生产重要的高效氮肥——尿素[CO(NH2)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两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是生产尿素的决速步骤,可判断Ea1Ea3(填“>”、“<”或“=”)。 

    2. (2) 向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容器中通入2 mol CO和2 mol SO2 , 发生反应2CO(g)+SO2(g) 2CO2(g)+S(s)。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平衡,测得CO2的体积分数为0.5,则前1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
    3. (3) 利用“亚硫酸盐法”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

      ①室温条件下,将工业废气通入(NH4)2SO3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b点溶液中n( )∶n( )=

      ②已知室温条件下,Ka1(H2SO3) =1.5×10-2Ka2(H2SO3) =1.0×10-7Kb(NH3•H2O) =1.8×10-5。室温下,0.1mol•L-1的(NH4)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不考虑OH-)由大到小顺序为

    4. (4) 利用电解烧碱和食盐的混合液,使工业废气脱氮,原理如图。

      ①NO被阳极产生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为使该电解装置能较长时间正常工作,保持两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相对稳定,该装置中应使用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 34. (2020·临朐模拟) 以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黑锰粉(MnO2、MnO(OH)、NH4Cl、少量ZnCl2及炭黑、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备MnCl2 , 实现锰的再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 (1) 过程Ⅰ,在空气中加热黑锰粉的目的是除炭、氧化MnO(OH)等。

      O2氧化MnO(OH)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溶液a的主要成分为NH4Cl,另外还含有少量ZnCl2等。

      ① 溶液a呈酸性,原因是

      ②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将溶液a (填操作名称),可得NH4Cl粗品。

      ③ 提纯NH4Cl粗品,有关性质数据如下:

      化合物

      ZnCl2

      NH4Cl

      熔点

      365℃

      337.8℃分解

      沸点

      732℃


      根据上表,设计方案提纯NH4Cl:

    3. (3) 检验MnSO4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溶液,加入(填试剂和现象),证明溶液中Fe3+沉淀完全。
    4. (4) 探究过程Ⅱ中MnO2溶解的适宜条件。

      ⅰ.向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再加入稀H2SO4 , 固体未明显溶解。

      ⅱ.向MnO2中加入稀H2SO4 , 固体未溶解;再加入H2O2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ⅱ中MnO2溶解的原因:

      ② 解释试剂加入顺序不同,MnO2作用不同的原因:

      上述实验说明,试剂加入顺序不同,物质体现的性质可能不同,产物也可能不同。

  • 35. (2020·河北模拟) 已知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难溶于水,工业上从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含有一定量的Al2O3、FeO、SiO2、CaO等)中制备草酸镍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中数据: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Ni2

    开始沉淀的pH

    1.1

    5.8

    3.0

    6.8

    完全沉淀的pH

    3.2

    8.8

    5.0

    9.5

    Ksp(CaF2)=1.46×10-10

    ③当某物质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视为完全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
    2. (2) 试剂a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为,试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解释滤渣Ⅱ的生成:
    4. (4) 写出“沉镍”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证明Ni2已经沉淀完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是,当Ca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 mol·L-1(写出计算式即可)。
    5. (5) 操作a的内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