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要( )
    A . 遵守社会规则 B . 关心社会发展 C . 培养创新精神 D . 树立诚信意识
  • 2. 2022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人类在网络空间也日益面临发展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是因为( )
    A . 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B . 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C . 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 .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 3. (2022·兴安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B . 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C .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D .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关于这份“遗产”的内在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 

    ②“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 

    ③“多元”是主线和方向 

    ④“一体”是要素和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3年2月28日,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国网山东电力公司的冯新岩成功入选。他因练就了“听声定位”的绝活,被同行尊称为“冯尔摩斯”。他累计发现设备重大缺陷100余次,避免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数十亿元。这启示我们( )
    A . 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才能成为大国工匠 B . 勇担时代责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C . 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他人 D . 培养敬业精神,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 6.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我国政府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把公平贯彻到社会最底层。我国政府如此重视公平,因为公平是( ) 

    ①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②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④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下列名言警句与其蕴涵的道理相符的是( ) 

    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开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8.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政府保护 D . 网络保护
  • 9.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
    A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C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10. 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下列关于“两会”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B .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C . 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合作和民主 D .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 11. 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亮在网上发布丑化小林的照片

    侵犯小林的隐私权

    小刚应征入伍,到海军某部服役

    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小明因为紧张导致演讲比赛失利

    情绪影响观念和行动

    小华在小组交流时,对不合理的观点提出质疑

    能够独立思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用图表法总结知识点是道德与法治课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7.0分)
  • 13. 【生命之守护】 

    材料一: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小明上网查阅到:全国消防日和火警电话号码“119”在数字上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加深人们对“119”火灾报警电话号码的记忆。

    【中华一家亲】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辽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广电局主办的主题音乐会《春风十万里》在辽河剧院上演,《守望相助》《赞歌新时代》等一个个精彩节目生动展现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和谐景象。 

    材料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材料四:“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富强。

    1. (1)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增强哪些意识?
    2. (2)  请你写出一种发生火灾时的自救自护方法。 
    3. (3)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一方针? 
    4. (4)  材料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 14. 【宪法至上】 

    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四十周年纪念日。你校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请你结合材料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1. (1) 材料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坚持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材料一中我国的举措体现了宪法的哪一原则? 
    2. (2)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理论依据。 
    3. (3) 材料三: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请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今后打算如何去做?
  • 15. 【依法办事】 

    案例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案例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最终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案例三:陈某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1. (1)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判断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违法行为类型。 
    2. (2)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三中陈某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判断依据。
  • 16. 【绿色低碳】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材料二:2022年,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材料三:2023年4月2日,以“零碳中国助力通辽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届零碳中国(通辽)绿色投资大会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签约额61.8亿元。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现了中国倡导的哪一理念?
    2. (2)  上述材料共同表明我国坚持了哪一基本国策和战略?
    3. (3)  通辽绿色高质量发展应该处理好哪两者关系?
    4. (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落实具体行动?(请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 17.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某校师生大兴调查研究,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活动。以下是九年六班同学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1. (1)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第一小组: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伟大建党精神:“ ____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请你补充完整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2. (2)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二小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在主体上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内容上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以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解释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一特征? 
    3.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小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在研学活动中,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水泥路进村,改水改厕,村容村貌大变样;村里开办道德讲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村规民约;村里农家乐红红火火,村民收入大大提高……”
      请你结合材料,说一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什么发展道路? 
    4.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小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些战略? 
    5. (5)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五小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请你说说新发展格局的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6. (6) 【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通过此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调研活动,全校师生收获满满。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你打算怎样去做?(请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