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2 浏览次数:66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春天里,每一株草都在努力发芽,每一朵花都在努力绽放。下列做法可以让我们绽放生命光彩的是(   )
    A . 手机让我沉迷其中 B . 诵读让我涵养精神 C . 游戏让我荒废学业 D . 损友让我难辨是非
  • 2. (2022八上·新丰期中) 对漫画中高空抛物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只是不道德行为

    ③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④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中国边防军人愿以生命守护祖国边疆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所识别行人手机号码并搜集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所侵犯的公民权利是(   )
    A . 隐私权 B . 名誉权 C . 姓名权 D . 荣誉权
  • 5. 中学生小强和小东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将小东弄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就此可以采用的解决方式有(   )

    ①协商

    ②行政诉讼

    ③民事诉讼

    ④调解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
    A . 崇尚德治 B . 崇尚权利重于义务 C . 崇尚自由 D . 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7. 李克强总理曾这样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红绿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下列关于公平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每个人要努力追求绝对的社会公平

    ③增强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

    ④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8. (2023九下·涡阳月考) 2021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体现的道理有(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③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9.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变成视频连线的形式,一位位全国人大代表在镜头前畅谈履职故事,讲述百姓心声。对这一形式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②扩大了民主权利、丰富了民主形式

    ③能保障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参与权、表达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17年8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题词。这份题词承载着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殷切希望,凝聚着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共同心声。题词的内容是(   )
    A . “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内蒙古” B . “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祖国梦想” C . “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D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11. 在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法定义务。这体现了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应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 . 民族平等 B . 各民族共同繁荣 C . 民族团结 D . 民族和谐
  •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对这“共同体”理解全面的是(   )
    A .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B .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 C .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D .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
  • 13.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   )
    A . 文化互动 B . 文化互学 C . 文化互融 D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B . 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C . 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D .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岳麓书院时对青年学子们说: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践行习总书记的嘱托,中学生的正确做法有(   )

    ①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素质

    ②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③要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

    ④要把追求出彩人生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 16. 【关注法律 提升素养】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中的每部法律都有其独特作用。请根据以下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回答问题。

    国旗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修改了我,明确了国旗适用场合、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等内容。

    民法典:我最具中国特色、最能体现时代特点和反映人民意愿的地方就是设立了独立的第四编:人格权。

    宪法:我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1) 《国旗法》的表述表明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国旗法》的表述还表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 (2) 《民法典》的表述表明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 (3) 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 17. 【制度保障 坚定自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抱着必胜信念,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为了战胜疫情,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战胜疫情,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下授权地方政府采取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为了战胜疫情,社区充分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加强群众自治,实施封闭式、网格化管理……一项项举措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材料二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在湖北确诊病例中,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得到专家们的认可和人民的赞誉。

    材料三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对中国的抗疫给予高度评价:“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这样的速度动员各种资源,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1. (1) 材料一中的各项举措表明我国坚持了哪些制度?
    2. (2) 抗疫工作取得一系列胜利,表明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于什么?
    3. (3) 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事实证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 18. 【崇德尚法 规矩圆方】

    某学校门口,因停车位极缺,接送孩子的家长接连被电子警察抓拍到违法停车。请根据以下后续场景回答问题。

    场景一  一部分家长接到处罚通知后聚众到交警部门无理取闹,导致交警部门无法正常办公。

    场景二  另一部分家长在接受处罚的同时,打电话给交警部门提出解决接送孩子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场景三  交警部门借鉴先进经验,经实地考察后接受了家长们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对该路段停车难问题进行了整改。

    1. (1) 除了打电话以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2. (2) 请从交警部门和家长两个主体中任选一个主体,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 (3) 根据材料说明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行使建议权。
  • 19. 【弘扬精神 世代传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再启新征程。中国航天人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困难甚至灾难,但是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在这个历程中,培育和构建起来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柱,支撑着中国航天人为实现航天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1. (1) 中国航天人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 (2) 某校决定开展以“增强生命韧性”为内容的宣传活动,请你帮助确定一个活动的主题,并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