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6 浏览次数:60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请用楷书将下面这句话抄写下来。 

     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 2. 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难忘溪边和小伙伴观察蟋蟀、qiū yǐn的快乐时光,难忘教室里qīnɡ cuì的歌声、激烈的biàn lùn、自在的liáo tiān。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书籍 通宵 倒霉 司空见惯 B . 幼稚 控置 唯恐 万象更新 C . 玻璃 忧伤 彻抵 见微知著 D . 拨弄 哀思 残暴 翻厢倒柜
  • 4. (2022·宝坻) 下列每句话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夏天天气变化多端,转眼大雨倾盆,刹那又晴空万里。 B . 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校园里欢声一片。 C . 中秋佳节店铺挂出来的灯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D . 全校运动会上。他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她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 5. 下列划线字词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 终日不成(文章) B . 何当金络脑 (什么时候) C . 重于泰山(有的) D . 马观花(跑)
  • 6. 下列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表达的人格境界类似的是哪一项?(  )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D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稳健大方。 B . 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因此我们阅读时,对书里的人物评价的角度不能太单一。 C . 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D .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
  • 8.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 
    A . 思援/弓缴/而射之。 B .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 思/援弓缴/而射之。 D . 思援/弓缴而/射之。
  • 9. 下列外国名著中人物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鲁滨逊——智慧、悲观 B . 汤姆•索亚——冒险、虚荣 C . 尼尔斯——淘气、顽皮 D . 桑娜——善良、勤劳
  • 10. 语言运用 

     ①注意例句中的加点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已经十二点了,我很饿。 

     ②给你的同学写一则毕业赠言。 

  • 11. 根据语境把内容补充完整。 

     ①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外,又剩些什么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②诗中有美景。让我们跟随杜甫沉浸在“晓看红湿处,”的艳丽春色里:跟随叶绍翁游园,在“ , 一枝红杏出墙来”中体会惊喜。 

     ③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入实际,做客观的研究。正如古人云:“ , 近山识鸟音。” 

     ④俗话说“ ,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每天坚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温暖的亲情珍藏在心中! 

     ⑤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又如《礼记》所言:苟日新,。 

二、悦读经典之书 
  • 12. 读选文,完成文后练习。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大腿骨。⑤引弦:拿起武器。 

    1. (1) 看到短文题目,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塞翁失马——。 
    2. (2)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塞上之人:

       A.靠近 

       B.亲近 

       ②有术者:

       A.善良 

       B.擅长、精通 

       ③马无故而入胡: 

       A.逃跑 

       B.死亡 

    3. (3) 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此何遽不为福乎?

    4. (4) 下列各组中“之”字与《学弈》中“虽与之俱学”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近塞上之人 B . 人皆吊之 C . 此独以跛之故
    5. (5)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 13. 悦读经典之书 

     童年的春节 

     冰 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 (1) 请你按时间顺序梳理文中的相关信息,补充6处时间轴内容。 
      准备新衣鞋帽
      各种食物
      娱乐节目
      换上新衣新鞋


      收心准备上学
      大年初一
    2. (2) 作者回忆大年初一经历的事件时,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件事?为什么这样写? 
    3. (3) 文章结尾,作者“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的原因是( ) 
      A . 作者喜欢过年,舍不得过年的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 B . 作者舍不得那些被烧掉的灯笼,觉得这样烧掉太可惜了。 C . 因为过完元宵节就要收心去上学了,作者不喜欢上学。 D . 因为过年的热闹和年后的安静让作者既留恋又有些无奈。
    4. (4) 校园电视台来采访你,让你谈谈对“用新春节活动替代旧的春节习俗”的看法。你如何作一个即兴发言? 

       我可以这样做准备:

       我会这样说:

三、习作。 
  • 14.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一些“声音”与我们相伴: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教导、朋友的……你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请围绕自己最难忘的“声音”,选择合适的材料,写篇记事文章,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想象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请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写出的科幻故事要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要求:以上任选一题,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