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宝坻区2021-2022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B卷)

更新时间:2022-10-06 浏览次数:143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语育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uài)  音(tiáo)  (huǐ)人不倦 B . (jiè)  (ruò)干  (qì)而不舍 C . (wēi)  (kān)测  (cāng)沧凉凉 D . (shèn)透  花(fǔ)  见微知(zhuó)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恐怖  顷覆  灯火通霄 B . 彩绘  严峻  不甘示弱 C . 书藉  浪漫  干果蜜贱 D . 惊惶  防卸  野马脱僵
  • 3. 成语中的“三”字有时表示多,有时表示少。下列选项中“三”表示少的是(    )
    A . 三番五次 B . 三思而行 C . 三言两语 D . 一日三秋
  • 4. 下列加点字与“赴汤蹈火”中的“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汤圆 B .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C . 及其日中如探汤 D . 汤药
  • 5. 下列每句话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夏天天气变化多端,转眼大雨倾盆,刹那又晴空万里。 B . 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校园里欢声一片。 C . 中秋佳节店铺挂出来的灯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D . 全校运动会上。他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她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 6. 下列表述不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魏格纳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在生物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B . 李大钊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坚持工作,毫不畏惧。 C . 炊事班长在长征途中为照顾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D . 詹天佑顶着帝国主义的压力,克服种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 7. 下列选项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时,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证据不足之处,_____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 .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B . 从而理清同伴的思路 C . 从而帮助对方陈述 D . 从而抓住对方的漏洞
  • 8. 下列学习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天都要读课外书,作业写不完也要读,只要与课本无关就行。 B . 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还可以诵读。 C . 完成习作后认真读几遍,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D . 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查勤问,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 (2) 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差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3. (3) 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那是要教我们

    4. (4)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

      心情不好:

  • 10. 根据积累选择。
    1. (1) [感受诗词经典的魅力]

      《长歌行》里的“,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说明人或事物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影响。

      A.润物细无声        B.少壮不努力

    2. (2) [品读生活中的金玉良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提倡节俭的生活,需“,莫把无时当有时”;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不要等到“”的时候,后悔莫及。

      A常将有日思无日

      B.子欲养面亲不待

  • 11. 综合实践。

        毕业在即,我们的心情难以描述。回首往昔,六年时光,有多少值得回味的感动瞬间。现在就通过设计毕业纪念册的形式,留住美好。

    1. (1) 把制作纪念册的步骤,照样子填在横线上。

      ①根据需要,给筛选出的资料分类

      ②将分好类的资料编排成册

      ③收集筛选有代表性的资料

      ③→

    2. (2) 如果采用“栏目式”做纪念册,请把大家搜集到的资料放人相应栏目中。

      ①春游照片    ②涂鸦之作    ③老师的寄语

      ④班级集体照    ⑤小制作设计稿    ⑥同学的祝福

      ⑦班级获奖证书    ⑧每个同学的照片    ⑨个人获奖证书

      留影珍藏:

      才艺集萃:

      毕业赠言:

      所获荣誉:

    3. (3) 给纪念册起个别致的名字。可以在下面方框里选,也可以创编。

      岁月如歌

      匆匆那年

      花开半夏

      葱茏的时光

      拈一朵夏花,品一段韶华

      放逐青春,浅笔静开

      给纪念册取的名字是《》,因为

    4. (4) 通过努力,大家共同完成的纪念册受到好评。你会动情地说:“
二、阅读理解
  • 12. 课内阅读

        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我们_______有缺点,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行。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 (1) 语段选自课文《》,作者是
    2. (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 (3) 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表明“我们”,第二句表明“我们”,第三句表明“我们”,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4. (4) 对于语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通过具体事例联系起来的,描写具体生动。 B . 是通过关联词语联系起来的,意思层层递进。 C . 是通过正反对比联系起来的,表达明确鲜明。
    5. (5) 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
  • 13. 课外阅读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地“共和国勋章”。

    ㅤㅤ②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于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成胁着人奥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ㅤㅤ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一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ㅤㅤ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在研究中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ㅤㅤ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淡淡一笑:“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字源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ㅤㅤ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态寻蒿,完美地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共和国勋章”这一崇高荣誉,她受之无愧!

    1. (1) “矢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发誓立志”。选文题目“矢志寻蒿人”的意思是:
    2. (2) 第②段中,屠呦呦为了完成使命是怎样做的?用横线画出来。
    3. (3) 阅读第②﹣④段参照示例,简要概括事件内容。

      文章写了屠呦呦;以身试药,证实药物安全;三件事。

    4. (4) 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属于屠呦呦“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下”原因的一项是(    )
      A . 她天生抵抗力比一般人要强。    B . 她面对试药的危险毫不畏惧。 C . 她立志完成国家交给她的使命。    D . 她要帮助人类解决疟疾的威胁。
    5. (5)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第⑤段中内容作的批注,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对屠呦呦“衣着朴素“的外貌描写,说明屠呦呦因为年纪大而不注重穿着打扮的特点。 B . “淡淡一笑“的神态描写和“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屠呦呦淡泊名利,谦虚诚恳的品质。 C . “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这个比喻句用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屠呦呦的品质特点。
    6. (6) 文章对屠呦呦所获荣誉写得简单,对她为了治疗疟疾研制青蒿素的言行和事件写得详细。你认为这样安排好吗?为什么?
三、习作
  • 14. 一天早晨,你收到了一封来自s星球的信:我们星球在垃圾分类处理中遇到了难题,急需帮助。听闻你是一位具有超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少年,请你为我们设计一款“智能垃圾处理屋”。

    ㅤㅤ习作提示:可以从多角度想象,如“智能垃圾处理屋”具有哪些特点,在设计或使用中,会发生什么故事等等。拟一个新奇有趣的题目。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