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升八科学专题(8)-地球和宇宙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7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婺城期末) 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

    A . B . C . D .
  • 2. (2022七下·南浔期末) 月食现象虽比较常见,但月食一定发生在( )
    A . B . C . 半个月亮的黄昏 D . 残月的早晨
  • 3. (2022七下·南浔期末) 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③② D . ③②①④
  • 4. (2022七下·诸暨期末) 太阳、地球、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关于三个星球认识正确的是( )
    A . 常见的太阳活动只有日珥和耀斑两种 B . 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行星 C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D . 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类型
  • 5. (2022七下·新昌期末) 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 . 白昼和黑夜 B . 月相 C .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 四季变化
  • 6. (2022七下·嘉兴期末) “超级月亮”是满月且月球最接近地球时的月相,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7月13日(农历六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

    A . a位置 B . b位置 C . c位置 D . d位置
  • 7. (2021七下·柯桥期末) 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点在晨线上 B . 这一天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C . 当天正午,位于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0 D . B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
  • 8. (2021七下·杭州期末) 如图,太阳和月球分别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卫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时所看到的太阳是它的大气层,耀斑发生在光球层 B . 月球表面有许多较暗的区域,是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 C . 月球表面有许多由于火山喷发和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 D . 太阳的质量比月球要大得多,但是体积和月球相近
  • 9. (2021七下·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为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 纬线b是北回归线 B . 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 . 当直射点在纬线b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 . 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 10. (2021七下·温州期末) 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理可得出(  )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106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以地球“年”)

    水星

    4878

    58

    59

    0.24

    金星

    12104

    108

    243

    0.62

    地球

    12756

    150

    1

    1

    火星

    6794

    228

    1.03

    1.9

    A .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B . 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C .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D . 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 11. (2021七下·嘉兴期末) 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 . 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 . 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至今没有发现水 D . 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 12. (2020七下·长兴期末)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 . 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B . 地磁场发生磁暴 C . 月相周期性变化 D .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 13. (2020七下·拱墅期末) 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曰冕层位于太阳大汽层的最里层 B . 太阳黑子位于日冕层 C .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D .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日冕层
  • 14. (2020七下·上虞期末) 观测者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现象发生于农历十五日 B . 此现象适合于夜晚观测 C . 观测者看到的是月全食 D . 此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 15. (2020七下·上虞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 B . 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 . “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D . 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 16. (2020七下·江干期末)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八大行星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B . 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 . 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 17. (2020七下·江干期末) 小金在杭州买房时为考察采光,选择元旦期间去看房,如果这期间的光照好,那么全年的光照都会比较好。小金作此判断的依据是(    )
    A . 在春分且房间正午时都有太阳照射,那全年就都有光照 B . 这几天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C . 这几天杭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小值附近,楼房的影子最长 D .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时,杭州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18. 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生活片段,你认为真实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200千克的石头④感到狂风呼啸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⑥走路

         

    A . ②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②③
  • 19. (2018七下·吴兴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恒星,能发光;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都不能发光 B . 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 . 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D . 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 20. (2019七下·嘉兴期末) 学习科学时要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一种概念关系的表示方法,其中X、Y、Z可以分别表示( )

    A . 运动、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B . 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C . 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 D . 生殖、无性生殖、嫁接
  • 21. (2019七下·苍南期末) 甲图示的是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昼长时间的变化,乙图示的是地球绕日公转。当该地昼长时间为甲图中P点时,地球大致位于乙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2019七下·嵊州期末) 下列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3.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不可能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 . 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B . 地球两极形成极光 C .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D . 夜晚天空出现流星
  • 24.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如图是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长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杆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图1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 . 图2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D . 图2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二、填空题
  • 25. (2022七下·滨江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此图是以地球 (填“南极”或“北极”上空观察所得,图中A,B,C,D,E处于黑夜的点是 。
    2. (2) 图甲中这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图乙的点, 这天的昼长(选填“全年最长”“全年最短”或“昼夜平分”)。
  • 26. (2021七下·嵊州期末) 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较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 (2) 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
    3.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其中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的是      
      A . 地球表面常有陨石撞击 B .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 . 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 D . 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
  • 27. (2021七下·杭州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是(选填“夏季”或“冬季”)。
    2. (2) 图中A,B,C,D四点中处在深夜的是
    3. (3) 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______
      A . 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 . 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 . 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 . 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 28. (2020七下·越城期末)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2. (2) 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趋势。
  • 29. (2020七下·温岭期末) 如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 (1) 若发生日食,则A为 。
    2. (2) 日食发生的日期通常为农历,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 30.

    读下左图和右图,回答问题:

    1. (1) 左图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

    2. (2) 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位于昏线上的是

    3. (3) 再过6小时以后, 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

    4. (4) 如右图中,是晨线。

  • 31. (2018七下·鄞州期末) 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 32. (2021七下·江山期末) 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老师安排了测量竿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不同时间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如图所示。

    1. (1) 竿影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传播的。
    2. (2) 一天中竿影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3. (3) 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了图2中A、B两幅图。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日前后。
  • 33. (2020七下·丽水期末) 地球自转,同时沿D→C→B→A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图所示。

    1. (1) 地球自转产生了(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现象;
    2. (2) 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在
    3. (3) 今天,丽水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填字母)。
      A . 昼长夜短 B . 昼短夜长 C . 昼夜等长
三、解答题
  • 34. (2022七下·南浔期末) 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给了地球光亮和温暖,更给了地球生命维持所需的能量。
    1. (1) 除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两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2. (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 s,求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
    3. (3) 太阳光需穿透地球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如果地球大气层消失,会出现________(选填字母)。
      A . 日出、日落都延迟 B . 日出、日落都提前 C . 日出提前、日落延迟 D . 日出延迟、日落提前
  • 35. (2022七下·金东期末) 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号”火星探测器于2021 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 (1)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自转方向为,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 (2) 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 (3) 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即g(10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多少?
  • 36. (2021七下·柯桥期末) 天问圆中国航天梦,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 (1)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与鱿鱼喷水推进相似,是利用了力学知识。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则其中表示火星的是。(选填字母)

    2. (2) 2021 年 2月5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亿千米,飞行里程约4.65亿千米。并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千米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若探测器将图像信息以无线电信号形式以光速发送至地球,则需要多少分钟?
    3. (3)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为适应火星表面可能出现的松软复杂地貌,“祝融号”采用如图丙所示 6 轮驱动,其目的是。若“祝融号”火星车总质量为240千克,长3.3米,宽3.2米,火星质量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为地球的2/5,则“祝融号”在行驶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为多少?
    4. (4) 请分析:“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这段时间柯桥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 37. (2019七下·三门期末) 如图所示,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 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太阳直射在EF上,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 (2)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__。
      A .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 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 . 各地气温都昼夜无变化 D . 各地都无四季更替
    3. (3) 假设地球黄赤交角从23.5°变为35°,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