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年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6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2022·绵阳)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有以下四种现象。下列对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出现污点---反光镜没有擦拭干净 B . 出现气泡---盖盖玻片的方法不当 C . 细胞偏右---装片中细胞位置偏左 D . 细胞重叠---未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 2. (2021·淄博)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有关水稻和青蛙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稻生长离不开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B . 水稻和青蛙都具有的组织是上皮组织 C . 从结构层次上分析,稻花属于器官 D . 水稻和青蛙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 3.   如图为菜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 B . ③的地上部分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 C . ③→⑤会进行开花、传粉和受精 D . ⑤中含有多粒种子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 4.   当血压升高时人体通过减压反射进行调节。血压升高会刺激颈动脉窦管壁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窦神经传至脑干的延髓,再通过心迷走神经最终传至心脏使血压降低。下列关于减压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颈动脉窦管壁存在减压反射的感受器 B . 减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 C . 心迷走神经为减压反射的传入神经,窦神经为传出神经 D . 减压反射的效应器是心脏,效应是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 5.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但此种蛾的一部分个体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后来,这种蛾越来越多。若干年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变化后的蛾与其祖先蛾一定还存在相同的基因 C . 蛾的复杂飞行模式是为了逃避蝙蝠而形成的有利变异 D . 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能够相互影响、相互选择
  • 6. (2022·葫芦岛) 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 . 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 . 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 . 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 7.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有力,有利于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B . 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 . 胎盘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D .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有利于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 8.   央视曾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过程。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解化出的小鸡,关于它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茶缸”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 .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不消失 D . “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 9.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物学模型,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M表示小肠,b内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氧含量下降 B . 若M表示胰岛,饭后1小时,a内胰岛素浓度比b内高 C . 若M表示肾单位,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 D . 若M表示肺,b内血液中的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血液流回左心房
  • 10.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正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体内控制杀虫毒素合成的基因成功导入棉花细胞内,获得的棉花植株具有了抗虫性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抗虫性状是由杀虫毒素基因控制的 B . 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 C . 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 D . 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 11.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进行大棚种植时可人为控制环境条件,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图中图甲表示草莓生产中常用的繁殖方法,图乙表示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氮肥施加量对大棚中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草莓利用匍匐茎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 (2) 草莓主要通过根尖的  区吸收含氮无机盐,该营养成分在草莓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3. (3) 根据图乙分析: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是判断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通过  合成的。由实验结果可知,氮肥施加量为  kg•hm-2时,草莓的品质最好。 
    4. (4) 为了提高大棚种植草莓的产量,果农一般会在夜间降低大棚的温度,主要利用低温抑制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12.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图中字母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系统,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运动时需要分解葡萄糖供给能量。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A系统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2. (2) 运动时呼吸会变得急促,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是通过  实现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需排出体外,请完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概念图(用“结构名称”和“→”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肺泡→体外。 
    3. (3) 运动时产生的代谢废物会增多。血液流经D时形成了④,④的成分与原尿比较,④中浓度明显增大的物质是  ,其原因是  。
  • 13.   国家的生育政策放开以后,琪琪同学的妈妈也想生育二胎。这不妈妈怀孕已经30个周了,还拖着笨重的身体,不辞辛苦照料着琪琪的饮食起居。琪琪看在眼里,很是心疼,“母亲节”这天,就画了一幅漫画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从生殖系统的结构分析,妈妈“挺”你的器官是  。 
    2. (2) 从理论上推算,琪琪的妈妈大约还需要  个周才能分娩。 
    3. (3) 琪琪无酒窝,爸爸和妈妈都有酒窝,已知有酒窝(D)相对无酒窝(d)为显性,则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理论上妈妈第二胎生下一个有酒窝男孩的几率是  。 
    4. (4) 在妈妈的“坚挺”下,你很快长大并进入青春期。这时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心理矛盾和挫折,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做法是(请写出一条):  。
  • 14.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利川市、恩施市和咸丰县境内,总面积68339公顷。截止2011年,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0科59属132种,裸子植物8科22属28种,被子植物162科762属1873种,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杉、珙桐、莼菜等8种。脊椎动物有29目90科378种,昆虫有178科1368种,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云豹、金雕3种。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资料直观地体现了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样性。 
    2. (2) 金雕和云豹尽管属于不同纲的动物,但二者有许多共同特征,请写出一个:  。 
    3. (3)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时刻在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  进行的。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说明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具有一定的  。
  • 15.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下降,今年第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为3.8%;而近4周甲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今年第9周为41.6%。医生提醒,奥司他韦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材料二:恩施州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恩施州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定(试行)》。从2023年3月1日起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禁止吸烟;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停止吸烟,有权举报违反《规定》的行为。 

    1. (1) 甲流感和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食物和接触传播,为了切断这两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学校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请写出一种):  。 
    2. (2) 有人认为自己刚刚患过新冠肺炎,是不会再患甲流感了。这个观点正确吗?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3. (3) 奥司他韦是预防和治疗甲流感的药物,甲流感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应重点关注药品标签中的哪些信息(请写出一个)? 
    4. (4) 吸烟、酗酒和吸毒被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我们应该拒绝它们!毒品的种类很多,请你说出一种毒品的名称及其可能诱发的危害:  。 
    5. (5) 阅读材料二后,如果你发现有人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吸烟,你应该怎么做?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 16.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问题: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盐水浓度

    4%(1号坛)

    1.6

    5.5

    4.0

    3.5

    3.2

    3.0

    6%(2号坛)

    1.2

    3.2

    2.5

    1.8

    1.2

    1.2

    8%(3号坛)

    0.5

    2.0

    1.8

    1.3

    1.1

    1.0

    1. (1)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2. (2) 本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盐水浓度下,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3. (3) 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蔬菜品种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选取了白菜、芹菜和胡萝卜进行实验,依据测量结果绘制了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从安全角度考虑,三种蔬菜中  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4. (4) 综上探究,请你对家庭自制泡菜时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