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2 浏览次数:100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在大兴安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铁路巡守点,这里无水、无电。有一位巡守员在这里工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他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千米,至少接送34趟列车,被人们称为“最美巡守员”。这位巡守员的行为体现了他(    )

    ①关爱他人,爱岗敬业         

    ②不畏艰难,顽强拼搏

    ③敬畏生命,勇担责任         

    ④遵守规则,诚信守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列格言、诗句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 “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一观点表明(    )
    A . 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 B . 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护生活 C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 4.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反映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她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我问问自己的心,它会说这是值得的。”中国边防军人愿以生命守护祖国边疆是因为(    )

    ①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②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6.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是因为(    )

    ①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②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决定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某班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
    A . 案件:某超市保安人员怀疑李某有偷窃行为,强行对其进行搜身检查

    小丽:“超市保安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B . 案件:公安机关为抓捕在逃嫌疑人王某,将其照片公布在网上

    小明:“公安机关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

    C . 案件:张某将拖欠工资的公司告上了法庭

    小琦:“张某依法维护了自己的财产权”

    D . 案件:赵某总喜欢把同学的名字“改编”,给别人起绰号

    小刚:“这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 8.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梅和小兰围绕“我国国家机关”相关知识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

    ②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③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九上·新丰期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从历史上看,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我国,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    )
    A . 文化互融 B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 . 文化互动 D . 文化互学
  • 11. (2022九上·宜州期中) 2021年,中共中央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

    ①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②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九上·宜州期末)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
    A .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 . 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C . 自由合作、爱国主义 D . 爱国主义、自强不息
二、分析说明题
  • 13. 【权利义务伴我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日,铁路部门在京沪、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静音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并遵守“静音”约定。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网友说:“如果我没选择'静音车厢”,那我在其他车厢就可以不用顾及太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静音”约定

    ○将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状态

    ○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应离开“静音车厢”

    ○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佩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

    ○携儿童出行的旅客,请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1. (1) 材料一的两幅漫画中,公民分别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行使民主权利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理解权利义务”的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 14. 【关注国家时事心系祖国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新闻进行解读

    新闻材料

    新闻解读

    新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

    (1)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____。

    新闻二: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摘录

    (2)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国的腾飞证明____。

    新闻三: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摘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内涵是____。

    新闻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4)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

    (5)表明我国坚持____发展道路。坚持____基本国策。

  • 15. 【凝聚共识守望相助】

    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某校九年级一班学习小组围绕“共同体”这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其中加强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要____。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次深入调研,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篇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重要讲话。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1. (1) 请将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2. (2) 我国民族团结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坚持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4. (4) 中国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各个国家,我国一直坚持的理念和遵循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 16. 【建设法治中国】

    【立法动态】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专门法律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与法同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确立了“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概念,“敏感个人信息”是指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以及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以案说法】

    2021年8月26日,卓某某侵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诉讼案件开庭审理,卓某某通过网络搜索、网友互换等方式获取包含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公民个人信息的电子数据并出售,获利一万元,卓某某因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法安天下】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1. (1) 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依据。
    2. (2) 运用所学知识,从未成年人角度说明把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判断卓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并说明该行为的法律标志。
    4. (4) 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5. (5)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社会的公民如何践行“法安天下”。
  • 17. 【聚焦冬奥】

    【科技创新向未来】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本届冬奥会融入了很多“黑科技”,如国家速滑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精准制冰”,创造良好的冰面条件;“飞扬”火炬采用氢燃料解决了火焰颜色与稳定性等多项技术难题,能抗风10级;以国际领先的4K/8K超高清转播技术、尖端的自主研发超高清特种拍摄装备、最精锐的转播技术保障团队,精彩实现了“科技冬奥8K看奥运”的目标……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文化传承有自信】

    冬奥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中国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呈现了属于自己的浪漫:开幕式迎客松,闭幕式送别柳;开幕式二十四节气,闭幕式十二生肖;开幕式朵朵雪花,闭幕式盏盏灯笼;开幕式邀四海共赏天上月,闭幕式天下一家一起向未来……一个个浪漫又大气的创意让人过目难忘,直呼震撼。这是一场属于中国的浪漫,中国把这场浪漫献给了全世界。正是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1. (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包含的信息。
    2. (2) 请你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3. (3)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4. (4) 冬奥会已圆满落幕,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