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12-14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资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国之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   )
    A . 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 . 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 . 改革开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 2. (2021九上·新丰期中) 党中央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样做(    )

    ①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A . ①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2022·抚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 人口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B .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4. (2022九上·江油月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8年脱贫攻坚共计投放超过3000亿元。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目的在于(    )
    A .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各民族权力平等 B .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 . 消除各民族的差异,实现全国各民族大同 D .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各民族自给自足
  • 5. 我国实施核酸检测的“火眼”实验室,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时每日可检测样本量仅为1至2万,经科研人员对实验室技术自主创新、升级迭代,到2021年1月每日最高检测已突破百万,依靠科技创新降低检测成本,惠及了更多人群。这说明科技创新(   )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决定因素

    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也增加了收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6. (2020九上·阜阳期中) 阅读漫画《电视问政》,下列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 .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B . 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切实消除腐败现象 C . 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D .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民主政治权利
  • 7.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课,让科学的种子在亿万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能够(   )

    ①改变中小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②彰显我国航天科技实力,坚定航天强国建设信心

    ③推广天地对话,普及太空授课

    ④激发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9. 现代社会,民主已经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下列活动体现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有(   )

    ①大四学生小明利用寒暑假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王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物价调整听证会

    ③李医生积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④小梁通过“天宫课堂”观看水油分离实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九上·昆明月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经过逐级投票、自下而上选出的人民意志代言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0名,是在县乡直接选举、省市间接选举的基础上,在35个选举单位中选出来的,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等。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

    ①其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是人人享有相同民主权利的民主

    ③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的民主   

    ④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阅读漫画《听证会》,这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 . 民主选举 B . 民主决策 C . 民主监督 D . 民主管理
  • 12. 自动巡检机器人使矿井开采更安全,北斗卫星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的成效表明创新(   )
    A . 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 . 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C .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D .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 13.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经过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才得以通过。这体现了( )
    A . 科学立法 B . 严格执法 C . 公正司法 D . 全民守法
  • 14.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
    A . 政府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C .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D . 政府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和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 15.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2021-2025年)》,确立了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行政,履行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等职能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2·无锡) 习近平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告诉我们(    )
    A .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D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 17. (2022九上·昆明月考)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就是新冠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疫的“中国方案”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亮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要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提升文化实力

    ③要用中医药全面取代西医西药

    ④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下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是(   )
    A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0. 《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

    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

    ②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精神的感召力,是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抗疫精神的感召力,是抗疫中展现的危难时刻举国同心。这种危难之中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彰显着家国情怀、英雄气概、团结力量、大义博爱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上,越是危难艰险时,就越发展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

    1. (1)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请回答,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 (2) 今天我们致敬这些伟大精神,是一种回望,更是一种再出发。作为新时代少年,你会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 22.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面对“卡脖子”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掌控力。

    材料二:曾经,精密高端轴承制造水平不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我国的技术专家不畏困难,坚持攻关,完成了数百项技术创新,终于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使用中国精密高端轴承的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名片”。

    1. (1) 材料一中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中精密高端技术的突破,对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有何启示?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据此,某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开展了相关的抗疫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下面是活动环节,请你参与其中并探究相关问题。

    【我来设计】为了更好地发挥宣传作用,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有创意的宣传标语,赶快行动起来吧!

    【我来解惑】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对此,小丁有点疑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来行动】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

    1. (1) 请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小丁答疑解惑。
    3. (3)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