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诗人以独有的视角,将美妙的诗词赋予严谨的化学。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2022九上·九台期中)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创下多个“首次”,中国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中不该有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氢气 C . 氧气 D . 氮气
  • 3. (2022·青岛) 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元素
  • 4. (2022·重庆) 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   )
    A . N2 B . O2 C . H2O D . CO2
  • 5. U-235 和 U-236 是铀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相同点有(   )

    ①原子中的电子数;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6. 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添加“铜绿” B . 倾倒盐酸 C . 点燃酒精灯 D . 洗涤试管
  • 7. 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CO→CO2→CaCO3→CaO(   )

    A . CO 是有毒气体 B .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 . 含 C 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能产生 CO2 D . CaCO3可直接转化为 Ca(OH)2
  • 8.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 B . 不因好奇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 C . 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 D . 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
  • 9. (2022九上·朝阳期中) 近期,我国科学家利用月壤制氧的技术取得突破,将月壤加热熔融后进行电解,可产生氧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据此推测月球土壤中含有氧元素 B . 利用新物质,可开发出物质制备的新方法 C . 月球土壤属于纯净物,具有——定的实用科研价值 D . 该技术可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提供氧气供给呼吸
  • 10. (2022·河北) 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 B . 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 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 . 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二、填空题
  • 11. 成语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请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列成语:
    1. (1) 洪水 兽;
    2. (2) 志 道合。
  • 12. 目前,煤仍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燃料。煤中含有的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 SO2会污染空气。为减少污染,我国采取了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煤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
    2. (2) 燃煤工厂会在煤中加入石灰石除去燃烧时生成的 SO2 , 其中涉及的一步反应如下: ,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价变到+6 价,其中向煤中所加入的物质在高温条件下产生 X 的来源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3. (2022·北京市) 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3. (3) 热水的作用是
  • 14. 从宏微符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宏观辨识: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将铁钉浸到 CuSO4溶液前后两次称量总质量,观察托盘天平的指针(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2. (2) 微观探析:下图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 I 表示分子分解成的过程。

    3. (3) 符号表征:氢化镁(MgH2)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贮氢材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补全依据。

      依据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不变。 

      依据二: 

三、综合题
  • 15. 水是重要的资源,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地认识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 (1) 从组成角度:电解水时,水发生了分解 。由此实验可知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2. (2) 从分类角度:水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 (3) 从微观角度:在通电条件下,每 2 个水分子分解会生成个氧分子,每 4 个水分子分解会生成个氧分子;此反应中水分子和氧分子的微粒个数比为;该反应中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4. (4) 从性质角度:H2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 不同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5. (5) 从能源角度:开幕式火炬“飞扬”首次采用微火替代了以往的大火,微火虽微,足以点亮世界。“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四、科普阅读题
  • 16.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飞行的金属

    现代先进的飞机与飞行器要飞得高、快、远、省,就必须靠轻、强、美的材料。铝、镁、锂、钛这些金属及其合金被称之为“飞行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铝土矿含有 Al2O3 , 光卤石含有 MgCl2 , 锂辉石含有 LiAl(Si2O6),金红石含有 TiO2。常用电解法和还原法等进行冶炼。 

    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质决定其用途。航空航天材料的选择,既要轻又要有足够的强度。铝、镁、锂、钛、铁的密度(g·cm-3)的值分别为 2.7、1.74、0.54、4.51 和 7.87。比强度(有时也称为强度)越大,材料的性能越好。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比强度分别为 79、167 和 218。 

    铝,姗姗来迟,给世界带来勃勃生机。镁、锂让飞行器变得更快更省。钛,力大无比的巨人,“全能”的钛帮助人类飞出地球,飞向太空!

    1. (1) Mg-Al 合金属于材料。
    2. (2) 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中强度最大的是;锂和镁、铝相比,能让飞行器变得更快的原因是
    3. (3) 火星车、空间站、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工业上,通常先将TiO2转化为 TiCl4 , 再在一定条件下,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钛和氯化镁。写出四氯化钛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综合题
  • 17. 如图是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你选择该装置考虑的是该反应的 及所用药品的
    2. (2) 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 O2 , 可选用以上装置中的 (填序号)。
六、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