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消化和吸收

更新时间:2022-12-14 浏览次数:11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青岛) 下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探究了唾液和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 . 馒头屑的用量应该多于馒头块 C . 需要放在37℃温水中5~10分钟 D . 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③试管不变蓝
  • 2. (2022·东营) 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 B . 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C . 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D .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 3. (2022·襄阳)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 口腔 B . 食道 C . 小肠 D .
  • 4. (2022·大庆) 下列关于人体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 .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属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D . 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葡萄糖
  • 5. (2022·北京市)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脂肪可在①中初步分解 B . ②所示的消化腺可分泌胆汁 C .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 D .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④
  • 6. (2022·日照) 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 . 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 . 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 该图说明了丙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 7. (2022·鞍山) 如图所示,关于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将①②号试管置于37℃左右的温水中,以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B . 充分搅拌属于化学性消化 C . 滴加碘液后,①②号试管内液体都不变蓝 D . 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 8. (2022·益阳) 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  )
    A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 . 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大肠、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9. (2022·金昌) 一些药物会对食道和胃产生刺激,需装入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便服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胶囊不宜长时间含在口腔里 B . 胃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 C . 胆汁不能消化胶囊 D . 小肠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
  • 10. (2022·通辽) 下列对生物不同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一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曲线,乙是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B . 图二表示将狗和响尾蛇从5℃移至25℃的环境中耗氧量变化情况,E代表响尾蛇 C . 图三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 . 图四表示存放水果时氧气浓度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H点时保存效果最佳
  • 11. (2022·湘潭)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馒头块+2毫升唾液

    处理方式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7℃水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A . 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水浴温度调至100℃ B . 水浴10分钟是因为唾液对淀粉的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 C . 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D . 甲、乙两组实验说明唾液能分解淀粉
  • 12. (2022·湘西) 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
    A . 口腔 B . C . 食道 D .
  • 13. (2022·沈阳) 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
    A . B . C . D . 小肠
  • 14. (2022·阜新) 下列物质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 . 水、脂肪、无机盐 B . 水、维生素、蛋白质 C . 脂肪、淀粉、无机盐 D . 水、维生素、无机盐
  • 15. (2022·葫芦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系彩线、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 16. (2022·潍坊)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胃蛋白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而对淀粉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
    A . 高效性 B . 专一性 C . 多样性 D . 稳定性
  • 17. (2022·广安)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温度

    检测

    结果

    1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74℃

    8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2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37℃

    ?

    3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0℃

    ?

    A . 2号试管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过程 B . 三只试管实验的结果都不变蓝 C . 该实验操作可以先加碘液后加唾液 D . 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 18. (2022·北部湾)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唾液和肠液都含有多种消化酶 B . 营养物质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C . 胃能吸收水、无机盐、蛋白质 D . 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 19. (2022·泰州) 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含量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物质的消化场所及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A . 口腔和胃  葡萄糖 B . 胃和小肠  氨基酸 C . 胃和大肠  氨基酸 D . 小肠和大肠  脂肪酸
  • 20. (2022·牡丹江)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
    A . 蛋白质 B . 麦芽糖 C . 脂肪 D .
  • 21. (2022·咸宁) 人体每天都要摄人一定量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分泌的胆汁能直接分解脂肪 B . ③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 ④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 D . ⑤分泌的胰液不含消化酶
  • 22. (2022·海南) 下列有关消化和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胆汁中的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 B . 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 C . 小肠内壁有大量的肠腺有利于消化 D . 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 23. (2022·眉山)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不相关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B . 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C . 小肠壁中含有许多肠腺 D .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24. (2022·贺州) 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搭载“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空间站开展工作。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航天员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 . 曲线Z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 . 部位D的消化液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 D .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部位C
  • 25. (2022·齐齐哈尔)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它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 26. (2022·连云港)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关于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B .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C . 肠液内多种消化酶将蛋白质初步分解 D .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27. (2022·自贡) 中国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为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准备了127种食物,以保证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营养需求。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被航天员直接吸收的是(  )
    A . 水、淀粉、脂肪酸 B . 水、维生素、蛋白质 C . 水、脂肪、无机盐 D . 水、葡萄糖、氨基酸
  • 28. (2022·遂宁)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办一期“人体消化与吸收”黑板报。同学们准备的资料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   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 B .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 C . 维生素、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D . 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腔内
  • 29. (2022·张家界) 图甲中X表示人体某器官或结构,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在①②血管中的含量变化。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 若图乙表示氧气的含量变化,则X可以表示肺 B . 若图乙表示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则X可以表示小肠 C . 若图乙表示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则②处流的是动脉血 D . 若图乙表示胰岛素的含量变化,则X可以表示胰岛
  • 30. (2022·赤峰) 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食物,有关日常饮食及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入淀粉时,口腔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是睡液 B . 蛋白质在体内开始消化的场所是小肠 C . 科学合理的食谱中成分占比最高的是脂肪 D .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二、实验探究题
  • 31. (2022·株洲) 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教授1929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小肠能通过激素影响胃液分泌,1930年继续研究发现进食脂肪后狗小肠黏膜分泌该种激素,并为之命名。下表呈现了当初部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处理方式

    进食前一小时胃液量(mL)

    进食后一小时胃液量(mL)

    1

    不做任何处理

    6.7

    32.4

    2

    将油注入到小肠内

    4.5

    4.8

    3

    将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

    2.7

    9.5

    4

    将未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

    4.2

    48.5

    1. (1) 胃液中含有能初步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酶,该物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2. (2) 实验1与2中,对照组为实验(填数字),实验的变量是
    3. (3) 比较实验3与4可知:浸泡油的小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通过运输,作用于胃,(填“促进”/“抑制”)胃液分泌。实验用的小狗去除神经,该项处理目的是
    4. (4) 人们发现该激素还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效果,通过药物可促进该激素分泌,你认为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答出一点即可)
三、综合题
  • 32. (2022·绥化)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③;⑦
    2. (2) 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 (3) 图中标号⑦分泌的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 (4) 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 (5) 图中标号④的名称是,它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 33. (2022·陕西)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我们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淀粉等糖类物质。西西根据所学知识将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废物排出等生理活动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图中,乙表示器官等结构,甲表示乙周围的血管;①~③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人体摄入淀粉后,可在乙结构中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此时图中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填器官名称)。
    2. (2) 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输送血液的“泵”是(填器官名称)。
    3. (3) 在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填器官名称)。
    4. (4) 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填结构名称)。
    5. (5) 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 34. (2022·泸县)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享受到了中国美食,其中的“韭菜盒子”、“红豆包”、“元宵”等美食备受运动员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韭菜盒子”由韭菜、鸡蛋、面粉经过精心加工制成,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淀粉经消化后最终被分解为,该物质在消化道的被吸收。
    2. (2) “红豆包”松软可口,某运动员不小心抓起一个烫手的红豆包后迅速松手,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3. (3) 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元宵”,原因是糖尿病人体内调节细胞对糖类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分泌不足,多食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危害健康。
  • 35. (2022·威海) 我们经常会食用鸡蛋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那么,鸡蛋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变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呢?

    1. (1) 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才能被吸收利用。
    2. (2) 蛋白质的分解主要依靠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被消化酶消化的起始器官是[],主要器官是[]
    3. (3) 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填数字)。
    4. (4) 蛋白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主要在[]被吸收,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这些小分子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蛋白质。
  • 36. (2022·绵阳) 以淀粉为主的食物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标号①~④代表人体器官,箭头代表有关物质的去向。回答下列问题:

    1. (1) 淀粉在①内被初步消化成,最终在小肠内被(填两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
    2. (2) 小肠内壁特有的,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然后随血液进行循环。
    3. (3) 血液中的葡萄糖最终被运往人体各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其中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填标号)。
    4. (4) 部分葡萄糖进入原尿后,被肾小管到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过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 37. (2022·贵港) 图中A、B、C为人体相关系统,①—⑤为相关的生理活动或物质;表一为肾脏内三种液体的主要成分比较表。请结合图5和表一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单位:g/100mL)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D

    90

    7~8

    0.1

    0.03

    0.9

    E

    97

    微量

    0.1

    0.03

    0.9

    F

    95

    0

    0

    2

    1.1

    1. (1) 鸡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终在A系统的内被分解为氨基酸,通过①进入循环系统。
    2. (2) ②是外界气体中的氧气,②进入B系统中的肺时,膈肌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成血。
    3. (3) C系统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根据表一数据可推断E液体是;F液体中葡萄糖含量为0,原因是肾小管具有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