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惠州期末) 紫薇又叫痒痒树,是因为只要抓树的一个部位,它全身就会颤动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2.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下列选项中,判断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 具有细胞结构 B . 能使人患病 C . 能繁殖产生后代 D . 能够随空气、飞沫传播
  • 3. (2015七上·耒阳期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生物圈中哪种因素(  )

    A . 季节 B . C . 生物 D . 空气
  • 4. 如图是两种植物,A植物更适应的生活环境是(  )

    A . 温暖地区 B . 寒冷地区 C . 湿润地区 D . 干旱地区
  • 5.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为实验材料 B . 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 C . 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 D .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 6.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点,转换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该污点都不动,说明该污点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反光镜上 D . 玻片标本上
  • 7. (2020七上·南平月考) 在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洋葱鱗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如图)。图中箭头①所指示的是细胞间连接的结构,箭头②所指示的结构染色最明显,这两部分结构分别是( )

    A . 细胞壁、细胞核 B . 细胞壁、叶绿体 C . 细胞膜、细胞核 D . 细胞膜、线粒体
  • 8. (2021七上·新丰期末) 很多学校里面种有高大的榕树。榕树的种子非常小,但是榕树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  )
    A .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B . 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C . 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 D . 细胞生长的结果
  • 9. (2022·凉州模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生物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结构中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 10. 番茄的果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它属于(   )
    A . 输导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营养组织
  • 11. (2021七上·大石桥期末) 动物体的心脏、胃、脑和植物体的根、茎、叶、花等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   )
    A . 组织 B . 器官 C . 系统 D .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 12. 如图表示生物体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 ②属于上皮组织 C . ③是植物体的生殖器官 D . ④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 13. 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产量无关的是:(  )
    A . 调控二氧化碳浓度 B . 适当增施有机肥料 C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D . 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 14.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果肉内所含的糖类物质主要来自(   )
    A . 果农施用的肥料 B . 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 . 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 15.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小白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普利斯特利认为(   )
    A . 植物形成自身物质需要光 B . 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二氧化碳 C . 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产生水蒸气 D . 植物的生命活动可更新空气
  • 16. 植物体具有的“气孔”与很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孔在白天都张开而夜晚都闭合 B . 水分和气体从气孔排出而不进入 C . 植物的叶片都是下表皮气孔较多 D . 每个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
  • 17. 萝卜储存久了会空心,主要原因是萝卜细胞进行了(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18. (2019八上·高安期中) 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现象,解决的最好办法是(    )。
    A . 移栽植物 B . 大量浇水 C . 疏松土壤 D . 减少光照
  • 19.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
    A . 树皮内部有木质部,里面含筛管,能运输水分 B . 树皮内部有木质部,里面含导管,能运输水分 C . 树皮内部有韧皮部,里面含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 . 树皮内部有韧皮部,里面含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 20. 近几年来,菜农们普遍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来种植蔬菜,目的是促使蔬菜种子早出苗、早生长、快生长,那么,覆盖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加抗病能力 B . 提高土壤温度 C . 提高氧气含量 D . 增加光照强度
  • 21. 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以下对它们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C . 单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 22. (2018七上·武陟期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 B . C . D .
  • 23. 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生长在一个果园里,开花时相互传粉,但这些果树年年照样结着各自口味不同的果实,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原因是(   )
    A . 只传粉而没有受精 B . 桃子的雌蕊不接受其它品种植物的花粉 C . 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基因组成 D . 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实的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
  • 24. (2020·广东)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与此生态功能相关的有(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降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25. (2020七上·横县期中)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吞云,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 . 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 . 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 . 防风固沙和调节气候 D . 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
  • 26. (2018·长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27. (2021七上·清新期末)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要剪去大量的树叶,其原因是:( )
    A . 减少蒸腾作用 B . 减少营养消耗 C . 保存体内无机盐 D . 减少热量散失
  • 28. 植物叶片的正面比背面颜色深,是因为(   )
    A . 上表皮细胞的叶绿体多 B . 下表皮细胞的保卫细胞多 C . 栅栏组织含较多的叶绿体 D . 海绵组织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 29. 植物体的根、茎、叶都能进行(   )
    A . 光合作用 B . 吸收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呼吸作用
  • 30. (2016八下·滨海开学考)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 .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 . 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 C . 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 . 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
二、综合题
  • 31. 下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上来看,花最重要的结构是和 
    2. (2) 桃花是(填“两性”“单性”或“无性”)花,雄蕊的[]里的花粉散出后,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的[3]上,叫做传粉。传粉是受精的前提。受精的过程是,花粉管进入后,释放出,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并最终发 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3. (3) 雌蕊的[]就会进一步发育成果实,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4. (4) 我们所食用的桃的果肉在结构上属于,它是由发育而来的。
  • 32.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到,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特别是宁夏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要从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改善空气质量上下功夫。宁夏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大规模进行增绿植绿,主要措施一:空地都要栽树,从根本上改善宁夏干旱少雨的问题,措施二:中卫香山的硒砂瓜远近闻名,但是大面积的沙地种西瓜对生态环境不利,近些年多发生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情况,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问题:
    1. (1) 多植树造林,能有效增加森林的覆盖率,树多了植物可以通过作用将水分通过叶片的散失到大气多中。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雨量,能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状况。
    2. (2) 在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般根部都带土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树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区,然后通过根中的组织,将水分运输到地上部分。
    3. (3) 我们常见的绿化树种:杨树、柳树和槐树在生物学分类中属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
    4. (4) 硒砂瓜香甜多汁深受人们喜爱,西瓜汁其实是细胞中(写结构名称)中的细胞液,西瓜子是由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来。
    5. (5) 树木不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空气中的,还向空气中释放,保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还能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等,所以植树造林好处多多。
三、实验探究题
  • 33. 酸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食品。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食用了过多的亚硝酸盐,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痉挛和惊厥,甚至危及生命。

    有人提出在制作酸菜时可以加入维生素C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某兴趣小组对此产生了疑问,因此就“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得到以下相关数据:

    组别

    添加的物质

    发酵时间内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发酵温度一直保持15℃)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

    8%的盐水

    维生素C

    0. 3

    1. 7

    1. 4

    1. 2

    1. 0

    0. 6

    2号坛

    8%的盐水

    无维生素C

    0. 5

    2. 0

    1. 8

    1. 6

    1. 5

    1. 2

    1. (1) 针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2. (2) 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保持食盐品种、盐水浓度、坛子材质大小、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式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其目的是
    3. (3) 制作酸菜时,应加盖并密封,这样做蕴含了丰富的科学道理,既可以达到发酵所需要的(选填“有氧”或“无氧”)条件,又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
    4. (4) 由上面实验数据可知: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5. (5)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可以亚硝酸盐含量。
    6. (6)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有同学提出本实验具有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实验小组还应进行实验。
四、资料分析题
  • 34.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注:[____]填写字母)

    1. (1) 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字母)。
    2. (2) 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生理活动。
    3. (3) 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4. (4)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采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方法来提高[]生理活动的效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在图乙所示的一昼夜内,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