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 1. 如图反映的史实是,中国(    )

    A .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B .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山顶洞人 C . 古人类是由古猿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D . 古人类已经能够制作工具并会使用火
  • 2.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距今约2.5万至1万年,从早至晚可分四期:

    遗迹分期

    时间

    考古发现

    第一期

    距今2.5﹣2.2万年

    打制石器、骨角器

    第二期

    距今2.2﹣1.8万年

    直接使用砾石做工具、简单磨光的骨器

    第三期

    距今1.8﹣1.5万年

    成熟的砾石石器、加工过的石片、早期陶器

    第四期

    距今1.5﹣1万年

    出现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相对进步的陶器

    从这些考古发现中,有关“青塘遗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 B . 旧石器时期原始社会的代表 C . 证明了华南地区的手工业发达 D . 华南地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代表
  • 3. (2019七上·南山期中) 从如图图片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观点

    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

    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原始居民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A . 石器 B . 耒耜 C . 铁器 D . 青铜农具
  • 5. (2021七上·梁河月考) 某同学以“悠久的中国原始农业”为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其中属于研究该主题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 . 《诗经》的相关描述 D . 《齐民要术》的记载
  • 6. “粮食种植粟,副食鱼和肉;房子半地穴,纺线又织布。”歌谣反映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7.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说明(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国家特征明显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8.   2019年12月3日,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科技之光点亮人类家园——周口店遗址光文化展示科普体验馆开馆仪式”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隆重举行。关于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使用打制石器 B . 能够直立行走 C . 懂得人工取火 D . 结成群体生活
  • 9.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 . 牧野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阪泉之战
  • 10.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属于炎帝的发明的一项是(    )
    A .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B .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 . 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D . 发明纺织,教民通商
  • 11. 自汉代以来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如《逸礼》所言“天子驾六”,还是如《毛诗》所写“天子驾四”,一直是史家争论的焦点。2002年发现的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见如图),验证了古之天子驾六的乘舆制度。这说明传统典籍(    )

    A . 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B . 需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 . 不能成为研究的依据 D . 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
  • 12. 今天的华夏儿女有一个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那便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 . 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B . 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 C . 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 D . 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
  • 13.   1929年,青年学者裴文中发自周口店的电报称:“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后来这一头骨被证实是我国某古人类的化石。这一古人类(    )
    A . 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B . 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C . 会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 D .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 14. 如图所示是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根据这些石器遗迹可以推断出,半坡原始居民(    )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会人工种植水稻 C . 以捕鱼狩猎为生 D . 住半地穴式房屋
  • 15. (2021七上·赵县月考)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私有制 D . 等级制
  • 16.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 山顶洞人时期 B .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 . 炎帝和黄帝时期 D . 尧舜禹时期
  • 17.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写道;“对于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那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战国授田制(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种所谓生产力的进步应该是(    )
    A . 青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 B . 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C . 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D . 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并推广
  • 18. (2020七上·通河期中)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 . 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 . 进献贡物   C . 服从周王调兵 D . 定期服役
  • 19.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为北图6066的甲骨展品,与其他骨片缀合成完整的古片,可印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这说明了(    )
    A .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 . 《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高度可信 C . 出土文物能够与文献记载互证 D . 文献记载没有文物印证皆不可信
  • 20. 近日来,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火爆全网,文博旅游也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如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21. 促使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 部落联盟的出现 D . 氏族公社的形成
  • 22. 下列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 B . C . D .
  • 23. 如图是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创立的社会等级制度。图中①②两处恰当的内容是(    )

    A . 世袭制、丞相 B . 分封制、诸侯 C . 禅让制、诸侯 D . 分封制、奴隶
  • 24. (2021·西吉二模)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古代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篆书 D . 隶书
  • 25. 河南省文物局联合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启动“古都重宝耀中华”大型系列文博活动,从80件国宝中评选出四大古都各自的九大“镇都之宝”,以下是其中四件,他们共同说明了(    )

    A .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 灿烂的中原青铜文明 C .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 中华文字源远流长
  • 26. (2021七上·奈曼旗月考) 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   )

    ①青铜业   ②煮盐业   ③冶铁业   ④漆器制作   ⑤纺织业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 27. (2021七上·庆云月考) 春秋时期,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诸侯政权常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这有利于(    )
    A . 铁器牛耕推广 B . 各民族交融 C . 学术蓬勃兴起 D . 奴隶制崩溃
  • 28. (2021七上·庆云月考) 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如图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A . B . C . D .
  • 29. (2021·广东) 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如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

    A . 礼仪规范的结果 B . 狩猎生活的需要 C . 战斗训练的要求 D . 刑罚残酷的表现
  • 30. (2021七上·庆云月考)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 中央集权加强 B . 周王室衰微 C . 社会和平稳定 D . 儒学居主导地位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 31. 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总会寻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通过遗址、遗存和博物馆去感受历史的气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元谋人遗址游】

    材料一:2013年4月,有关部门透露,一个以“元谋人文化”为主题的古人类遗址旅游项目有望在当地建成。该项目将实现“穿越”,再现“元谋人”的生存场景,满足现代人对东方最早人类的神秘感。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当地”是指哪里?
    2. (2) 这三幅图片都与我国哪一远古人类有关?
    3. (3) 图1是此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中国哪位学者发现了第一个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图2说明了此人类使用怎样的工具?
    4. (4) 该远古人类遗址有何重要地位?对这一古人类的研究,对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重要意义?
  • 3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远古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比较看进步】

    1. (1)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列举3个)
    2. (2) 观察下面陶器上的动物图案,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3. (3) 想像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哪些的劳动分工?
    4.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一项世界性贡献吗?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利簋(如图)。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

    材料二: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 (1) 说出材料一中的“武征商”的战役名称。
    2. (2) 材料二中,实施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和从周天子那里得到的权利。
    4. (4) 这种制度没有使西周的统治千秋万代延续下去,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出现了“国人暴动”。“国人”指社会中哪个等级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