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期末考试 测试题(B卷)

更新时间:2022-10-15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3分,共57分)
  • 1. (2021高一上·汕头期中)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
      A . 元古代末期 B . 古生代末期 C . 中生代末期 D . 新生代末期
    2. (2) 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 . 太阳辐射弱,叶片厚 C . 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 D . 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 2. (2021高一上·普宁期中)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 递减→递增→递减 B . 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 .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 (2) 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主要集中在(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高层大气 D . 宇宙空间
  • 3. (2021高一上·茂名期中) 读雨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 . 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 . 该系统只适用于缺水地区 D . 该系统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2. (2) 下列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 . 空气湿度大 B . 风速大 C . 光照强 D . 气温高
  • 4. (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 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温度 B . ②为盐度 C . ③为密度 D . ③为盐度
    2. (2) 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及主要原因是(   )
      A . 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量大 B . 赤道海域温度高、蒸发量大 C . 副极地海域纬度高、蒸发量小 D . 极地海域降水多、蒸发量小
  • 5. (2021高一上·本溪月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 B . C . D .
  • 6. (2021高一上·葫芦岛月考) 牛轭湖是指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由于河曲发育不断弯曲,最终被废弃,从而形成湖泊。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牛轭湖形成的环节有(   )

      ①凹岸堆积②河流下蚀③凹岸侵蚀④裁弯取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图示①②③④四段河流故道中,形成最晚的可能是(   )
      A . B . C . D .
  • 7. (2020高一上·徐州期中)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和地质 B . 气候和岩石 C . 气候和生物 D . 成土母质
    2. (2) 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 . 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 . 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 . 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 8. (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 近年来,一些专业服务机器人在某些特殊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国特高压输电巡检就应用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在完成相应的工作后会自动返回充电桩充电,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平台上。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GNSS   ②RS     ③GIS     ④GPRS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高一上·重庆月考) 始于2019年9月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一直到2020年2月天降大雨后,燃烧了数月的大火才熄灭。据统计,这场世纪大火,烧毁了面积高达11万多平方公里的丛林、森林和公园,至少33人死亡,还有超过10亿只动物被烧死。据此,灭火过程中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把某些要素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快速确定火灾的蔓延趋势。这些要素是(   )

    ①火场分布②风向③地形④洋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0高一上·榆树期中)     2020 年 5 月 27 日 11 时,中国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三极”,利用先进的机载航空相机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为珠峰精确地“量身高”。据曾参与攀登珠峰的人介绍: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营地,可能随手就会捡到一块海洋化石(三叶虫等)。据此回答第下列小题。
    1. (1) 对于登山队员在登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温较低——高层大气层底部 B . 冰雪深厚——平流层,多云雨 C . 严重缺氧——海拔高,氧气少 D . 窗口期短——板块边界多地震
    2. (2) 在珠峰测高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①遥感技术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高山营地附近的三叶虫化石可能集中形成于(   )
      A . 前寒武纪 B . 古生代 C . 中生代 D . 新生代
二、综合题(共5题,共43分)
  • 11. (2021高一上·绍兴月考) 读地球内部圈层图,回答问题。

    1. (1) A为界面,B为界面。
    2. (2) 海洋地壳厚度比大陆地壳厚度要,地势越高,地壳越
    3. (3)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为,D为,软流层以上称为
    4. (4) 近年,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消失的是波,原因是
    5. (5)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 12. (2020高一上·平罗期中) 读沿50°N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
    2. (2) 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风,丁地吹风。
    3. (3) 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该季节为,适合在(南极/北极)进行极地考察。
    4. (4) 大气中,热力环流的实例有
  • 13. (2016高一上·漳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材料三: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 (1) 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 (2) 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 (3) 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 14. (2021高一上·东莞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贺兰山位于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大水沟冲积扇发育在贺兰山的东中部山麓地区。下图为大水沟冲积扇示意图。

    1. (1) A、B、C三地中河流水量最大的是地,土壤最肥沃的是地。
    2. (2) 在大水沟出山口,由于地形坡度骤减,水流流速,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形成大水沟冲积扇,推测其发育最快的季节是
    3. (3) 说出大水沟冲积扇主要有哪些特点。
  • 15. (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其中,宜昌至藕池口河段为上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为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图1为荆江河段示意图,图2为下荆江河道示意图。

    材料二:2015年6月一艘从南京出发驶向重庆的“东方之星”豪华游轮,在途经虚线方框水域时,遇见了极其罕见的强对流天气,游轮沉没,442人不幸遇难。

    1. (1) 荆江河段主要流经(填地形类型),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 (2) 图2虚线方框内,A是河流(凹/凸)岸,河岸地带常常形成地貌,港口布局在(A/B)岸。
    3. (3) 监测强对流天气可以利用技术,救援时寻找沉没游轮可借助技术。
    4. (4) 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乙地貌(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