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9月,美国和德国的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超宜居”判断标准包括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24颗“超宜居”星球位于(   )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 下列关于“超宜居”星球的推测,可信的是(   )
      A .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所以光照稳定 B . 与主恒星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宜的温度 C . 表面有坚硬的岩石,可防止星际物质撞击 D . 星球运行轨道附近宇宙环境较安全,所以存在液态水
  • 2. 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2020年6月21日,本世纪最美的“金边环食”天象上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本次日环食发生时,人们能观测到的“金边”是(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对流层
    2. (2) 当上述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 B . 地球上降水偏多 C . 高纬地区极光消失 D . 无线电短波信号增强
  • 3. “碛”表示沙、石等搬运颗粒物。下为某外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 B . 流水 C . 冰川 D . 海浪
    2. (2) 对该外力作用的沉积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
      A . 沉积较集中    温度 B . 沉积较集中    速度 C . 沉积较分散    地形 D . 沉积较分散    地质
  • 4.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石炭纪和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 . 干燥,冷热多变 B . 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 . 湿润,森林茂密 D . 寒冷,冰雪广布
  • 5. 热岛效应会影响海陆风强度,下图为上海附近年极端气温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等值线数值产生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
      A . 海水比热容大 B . 人口、产业等密集分布 C . 保温作用较强 D . 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
    2. (2) 热岛效应对海风增强效果最显著的地点为(   )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温度 B . ②为盐度 C . ③为密度 D . ③为盐度
    2. (2) 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及主要原因是(   )
      A . 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量大 B . 赤道海域温度高、蒸发量大 C . 副极地海域纬度高、蒸发量小 D . 极地海域降水多、蒸发量小
  • 7. (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 . 加重洪涝灾害 B . 增加河床淤积 C . 减少上游来水 D . 缩短航运里程
    2. (2) 关于该裁弯取直河段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   )
      A . 裁弯取直发生在河流的源头 B . 六合垸所在地曾在河流北岸 C . 河道受到河岸的约束比较大 D . 裁弯河道的侧向自由发展大
  • 8.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 ,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最先形成的平坦面是(   )
      A . T0 B . T1 C . T2 D . T3
    2. (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慢的时期为(   )
      A . T3形成时期 B . T2形成时期 C . T1形成时期 D . T0形成时期
  • 9.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拉尼娜现象的表现与其相反。秘鲁渔场盛产冷水性鱼类。渔获率指某水域捕鱼期内渔获量占同期捕捞资源总量的比重。下图为秘鲁某两年份渔获率指标图及世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图中上升流分布显著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对①年份判定及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①厄尔尼诺年②拉尼娜年③渔场海区变冷④秘鲁渔业减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6月23日,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公司联合央视新闻发布《北斗,北斗,收到请回答》小应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呼叫北斗”,知晓当前位置上方有多少颗北斗卫星正在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题中“小应用”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IS B . RS C . GPS D . BDS
    2. (2) 该地理信息技术可用于监测(   )
      A . 滑坡 B . 台风 C . 酸雨 D . 火灾
  • 11. (2020高一上·天津期中) 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 . 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 . 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 . ④表示地面辐射
    2. (2) 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
      A . 增强① B . 削弱② C . 增强③ D . 削弱④
  • 12. (2019高一上·九台期中)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1. (1) 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温:甲>乙>丁>丙 B . 气压:甲>乙>丙>丁 C . 密度:乙>甲>丁>丙 D . 海拔:丙>丁>甲>乙
    2. (2) 此时,图中M地吹( )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北风 D . 西南风
  • 13. 南极洲植物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银白大地也随之转绿,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南极洲变绿-地面吸热量变大-气温降低 B . 南极洲变绿-地面反射量减小-气温升高 C . 南极洲变绿-实际蒸发量减少-降水减少 D . 南极洲变绿-大气吸收热量减少-气温降低
  • 14. 我国江苏省北部沿海的盐城市阜宁县是我国龙卷风多发地,龙卷风对当地海岸自然环境影响严重,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为此当地人们在岸边滩涂上大力营造海防林。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如图为当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水域,近海水域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每年春季在滩涂种植海防林幼苗时,植株都会昼夜摇摆不定,严重影响着海防林的存活率。该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 . 气流昼夜的周期性变化 B . 陆地径流的昼夜变化 C . 近海与外海的洋流差异 D . 海水侵蚀和堆积作用
  • 15.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mm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  )
      A . 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 .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 . 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D . 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 16. (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 . 生物 B . 地形 C . 降水 D . 成土母质
    2. (2)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 . 甲与I B . 甲与II C . 乙与II D . 丙与I
二、综合题
  • 17. 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处,判断依据是: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型,且河床中有较厚的泥沙沉积层,说明河流作用较强,应位于河流的地区。
    2. (2) 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是,其形成过程是: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3. (3) 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岸(南/北),其原因是:南岸为凸岸,河流以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
  • 18.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拉萨河畔。图1为拉萨位置图,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材料二: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图3是拉萨地区某地温室大棚示意图。

    1. (1)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图示地区平均气温较,原因是
    2. (2) 深秋的清晨,农民打开大棚工作门时,甲处气流流向是向(东或西)方向。
    3. (3)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农民常向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4. (4) 试简析雅鲁藏布江谷地泥石流多发区的自然原因。
    5. (5) 指出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 19.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及丙、丁两地降水量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铜矿形成于环太平洋造山运动,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宙。
    2. (2) 丙丁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大的是,原因是
    3. (3) 比较甲乙两河谷特征差异并简析成因。
    4. (4) 该区域西南部海岸线极为曲折破碎,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成因。
  • 20.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处各有一支洋流,从洋流的性质来看①处属于,对气候的影响是;②处是,对气候的影响是。③处有一世界渔场为
    2. (2) 简述在③处附近航行的船容易遭受海雾和冰山威胁的原因。
    3. (3) ③处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简述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