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上 化学表格类计算专题01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107 类型:复习试卷
一、解答题
  • 1. (2022九上·衢江期末) 取石灰石样品4克,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 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最后称量,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5次

    稀盐酸用量/克

    5

    5

    5

    5

    剩余固体质量/克

    3

    2

    1

    1

    1. (1) 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2)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2. (2022九上·安吉期末) 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猜想二: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 (1) 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溶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正确的。
    2. (2) 称取10.6克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表: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10.6克

      148.5克

      146.3克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 (3) 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变质前生成NaCl的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变质后生成NaCl的量。
  • 3.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实验中取30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每等分6克)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假定反应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其它气体的挥发忽略不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6

    6

    6

    6

    6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8

    167.6

    171.4

    177.4

    183.4

    1. (1) 第二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连同第一次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克;第三次加入纯碱样品时,是否还能发生化学反应?。(每空2分)
    2. (2) 列式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4. (2021九上·萧山期中) 石灰石是主要矿产品之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矿石山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分4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问:

    1. (1) 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
    2. (2) 表中 m 的数值是
    3. (3) 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是
    4. (4) 试计算这种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5. (2021九上·金华期中) 听说墨鱼骨能治疗胃酸过多,好学的小科和小妍想探个究竟。查阅资料,墨鱼骨含碳酸钙80%~85%以上,还含有多种氨基酸。
    1. (1) 墨鱼骨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为了测定墨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先将墨鱼骨洗净晒干,并按各自设计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小科称取10克洗净晒干的墨鱼骨,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变,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5.4克。处理如下.

      CO2质量=10克-5.4克=4.6克

      设碳酸钙质量为M

      CaCO3

      CO2↑+CaO

      100

       

      44

      M

       

      4.6克

      解得:M=10.5 克

      CaCO3%= ×100%=105%

      小科的计算结果与事实不符,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3. (3) 小妍将30mL稍盐酸分3次加入到3克样品中,每次加入盐酸后充分反应。待量筒内的

      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时,读出水的体积,结果见下表。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2.0克/升,求:该墨鱼骨粉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毫升)

      10

      10

      10

      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毫升)

      220

      220

      110

  • 6. (2021九上·淳安期中)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

    实验分析:称取试剂20 克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克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克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第 6 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125

    150

    172.8

    197.8

    1. (1) 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
    2. (2) b的数值为:
    3. (3) 计算该氢氧化钙粉末状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 7. (2021九上·长兴期中)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8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如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2g

    12g

    12g

    12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4g

    m

    10g

    10g

    1. (1) m=g。
    2. (2)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3. (3)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以及适当的计算,请画出实验四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沉淀/g和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的坐标关系图,请标出拐点数据。
  • 8.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同学们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后,用废液缸收集了残留的废液。小科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少量废液中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②向10mL废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沉淀总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表所示,第四次测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加入Na2CO3溶液的总质量/g

    10

    20

    30

    40

    生成沉淀总质量/g

    a

    0.5

    1.5

    1.8

    请分析计算:

    1. (1) 实验室制取CO2后,废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表格中a=
    3. (3) 另取10mL废液置于通风橱充分加热蒸发,可得固体质量多少?
    4. (4) 第三次测量后,加入质量为m(m<10g)的Na2CO3溶液,则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可能为(要求答出可能的区间范围)。
  • 9. (2021九上·临海月考) 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 , 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 = Mg(OH)2↓+2NaCl)

    请完成下列各题:

    1. (1) 第次恰好完全反应。
    2. (2) 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g。
    3. (3)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 10. (2021九上·海曙期中)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 (1) 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 (2) 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 (3) 表中a的值为
  • 11. (2021九上·金华期中) 某同学用某种石灰石样品跟稀盐酸充分反应,现将3次实验数据列于下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问:

    实验次数

    1

    2

    3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石灰石样品质量(g)

    2.5

    6

    9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1.76

    1. (1) 哪几组实验中,石灰石样品中的CaCO3有剩余?  
    2. (2) 所用石灰石样品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是
    3. (3)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12. (2021九上·定海月考) 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取现有的草木灰40g放入锥形瓶中,将40g盐酸分4次(每次10g)加入瓶中,所得溶液总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如下表;已知K2CO3+2HCl=2KCl+H2O+CO2↑(假设草木灰中除K2CO3外,其它物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并写出结算过程) 

    所加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g

    49.68

    59.36

    69.12

    79.12

    1. (1) 以上四次实验,其中盐酸有剩余的是
    2. (2) 第一次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克。
    3. (3) 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13. (2021九上·余姚期中) 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混合溶液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铁屑质量/g

    6

    9

    12

    15

    18

    析出铜的质量/g

    6.4

    9.6

    m

    16

    16

    1. (1) 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 。
    2. (2) 第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 (3) 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 (4) 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4. (2021九上·临安期中)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3g

    m

    8g

    8g

    1. (1) m= g;
    2. (2) 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 (3) 该食用碱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 15. (2021九上·温州月考)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g

    0

    0

    m

    n

    1. (1) 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 (2) 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 (3) 表中a的值
    4. (4) 求表中m的值
  • 16. (2020九上·滨江月考) 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 (1) 实验(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 (2) 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7. (2020九上·平阳期中) 向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为了测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取50克所得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如表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20

    40

    60

    80

    100

    120

    沉淀质量(克)

    0

    0

    1.96

    5.88

    a

    9.8

    1. (1) 表格中“a”的值为
    2.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被测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3. (3) 当氢氧化钠溶液加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克。
    4. (4) 计算50克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18. (2020九上·衢州期中) 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CaCO3↓。现有100克碳酸钠溶液,将150克氯化钙溶液分4次

    加入,充分反应,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克

    40

    40

    40

    30

    所得溶液的总质量/克

    134

    168

    202

    232

    1. (1)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克。
    2. (2) 第4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3. (3) 求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9. (2020九上·余杭期中) 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 (1) 表中的m值为
    2. (2) 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 20. (2020九上·海曙期中)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 1.5g(含水分),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 50g 溶液,然后缓慢滴入 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 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3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 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 (1) 第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 (2) 表中 m═
    3. (3)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 0.1%)
    4. (4) 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