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7. (2022九上·金东期末) 计算:sin30°•tan45°+sin260°﹣2cos60°.
  • 18. 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抽取1张放回,再随机抽取1张.
    1. (1) 求第二次取出的数字小于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
    2. (2) 请你根据题意设计某个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并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 19. 小豪为了测量某塔高度,把镜子放在离塔(AB)50m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塔尖A,再测得DE=2.4m,小豪目高CD=1.68m,求塔的高度AB.

  • 20. (2017九上·镇雄期末) 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O上的两点,且OD∥BC,OD与AC交于点E.

    1. (1) 若∠B=70°,求∠CAD的度数;
    2. (2) 若AB=4,AC=3,求DE的长.
  • 21. 抛物线y=ax2+bx+c(其中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1. (1) 当a=1,b=﹣ , c=﹣4时,求A,B两点及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
    2. (2) 若a:b:c=﹣1::4时,A,B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坐标;若变化,说明理由.
  • 22. 如图,斜靠在墙上的一根竹竿AB长为13m,端点B离墙角的水平距离BC长为5m.

    1. (1) 若A端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AC下移1m,则B端将沿CB方向移动多少米?
    2. (2) 若A端下移的距离等于B端沿CB方向移动的距离,则B端将沿CB方向移动多

      少米?

    3. (3) 在竹竿滑动的过程中,当A端下移多少距离时,△ABC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出最大值.
  • 23. 【问题提出】已知有两个Rt△ABC和Rt△A'B′C',其中∠C=∠C′=90°,∠A=60°,∠A′=45°.

    1. (1) 如图1,作线段CD,C′D′,分别交AB于点D,交A'B′于点D′,使得∠BCD=45°,∠B'C′D'=30°,问△BCD与△B'C′D',△ACD与△A′C′D′是否相似?并选择其中相似的一对三角形,说明理由.
    2. (2) 如图2,作线段AD,B'D′,分别交BC于点D,交A'C'于点D,若△ACD与△B′C′D′、△ABD与△A′B'D'均相似,求∠CAD,∠C'B'D′的度数.
    3. (3) 【拓展思考】已知任意两个不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能否分别作一条直线对其进行分割,使其中一个三角形所分割得到的两个三角形与另一个三角形所分割得到的两个三角形分别对应相似?如果可以,请直接画出一种分割示意图;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 24. 据科学实验发现,学生在45分钟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力指数”与持续听课时长相关.一节课中“学习力指数”y随着持续听课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当0≤x≤10时,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10≤x≤15,15≤x≤30,30≤x≤45时,图象是线段.

    1. (1) 当0≤x≤10,15≤x≤30时,分别求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 (2) 若学生学会数学专题甲,需要在“学习力指数”不低于39的条件下持续听课15分钟,问同学们能否在课堂内学会这个数学专题甲?请说明理由.
    3. (3) 当学生在“学习力指数”为a(20≤a<48)时,休息5分钟再继续听课,则“学习力指数”可以从a开始上升,继续一个新的“学习力指数”变化周期.若学会数学专题乙,需要在“学习力指数”不低于36的条件下,听课时间累计达到34分钟,问专题乙能否在课堂内完成?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