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Cl2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的燃烧热是- , 则 B . 由C(石墨,s)C(金刚石,s)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不相同 D . 在稀溶液中: , 若将含2与含2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114.6
  • 3.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②、③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 实验②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 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结果偏高 D . 实验③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4. 可逆反应A(g)+3B(g)⇌2C(g) △H=﹣92.4kJ•mol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小于92.4kJ•mol1 B . 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92.4kJ•mol1 C . 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高92.4kJ•mol1 D . 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都减小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放热过程()或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B . 1在不同状态时的值: C . 食物在常温下变质是自发进行的 D . 自发反应   可用能量判据来解析
  • 6.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FeCl3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

    比较Cu2+和Fe3+的催化效果

    B

    两支试管,都加入2mL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1mol/L的H2C2O4溶液和2mL0.05mol/L的H2C2O4溶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18mo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mL氢气所用的时间

    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事实能证明乙二酸是弱电解质的方法有几个:(   )

    ①草酸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②常温下,0.1溶液的

    ③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1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

    ④常温下,溶液稀释100倍,约为5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8. 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 . 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 . 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转化率 D . 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
  • 9. (2021·喀什模拟) 已知反应式: , 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 , 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缩小到原来的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系数 B . 反应向逆方向移动 C . Y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D . Z的体积分数减小
  • 10.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HX

    HY

    HZ

    电离常数

    9×10-7

    9×10-6

    10-2

    A .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 .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 . 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强弱关系为:Z->Y->X- D . 相同温度下,1mol/L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mol/LHX
  • 11.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 若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t/℃

    700

    800

    900

    1000

    1200

    K

    0.6

    1.0

    1.3

    1.8

    2.7

    A . B . 若在4L容器中通X和Y各1 , 在800℃下反应,某时刻测得X的物质的量为 , 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C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D . 在12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7
  • 12. 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   )

    A . 图1表示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 , 平衡逆向移动 B . 图2表示等体积,等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过量的反应 C . 图3表示常温下,稀释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随加水量的变化,则酸性强 D . 对于反应 , 若 , y可以表示Z的百分含量
  • 13. (2021高二上·梅江月考)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 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 I2(aq) + I(aq) I3(aq)的△H>0 B . 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C . 若温度为T1、T2 ,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 则K1<K2 D .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v
  • 14.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25℃时,0.1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 , 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0.10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减小 B . 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 该温度下0.01醋酸溶液 D . 升高温度,增大,变大
  • 15. 下列实验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氯气是电解质

    B

    常温下将等体积的酸溶液和的碱溶液混合后测混合后溶液

    溶液的

    C

    等体积、的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反应,酸放出的氢气多

    酸性:<

    D

    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量的反应,两种酸放出气泡一样快

    两种酸浓度相等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下,通入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B .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C .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D .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二、综合题
  • 17.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1. (1) 利用实验(Ⅰ)探究锌与0.1硫酸和2硫酸反应的速率,可以测定收集一定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2. (2) 实验(Ⅱ)探究浓度对化学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橙色)(黄色)推测D试管中实验现象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3. (3) 实验(Ⅲ)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推测该实验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描述判断理由:
    4. (4) 某小组也用酸性KMnO4溶液和草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向一支试管中先加入50.01酸性溶液,再加入1滴3硫酸和9滴蒸馏水,最后加入50.1草酸溶液

      前10内溶液紫色无明显变化,后颜色逐渐变浅,30后几乎变为无色

      ii

      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50.01酸性溶液,再加入10滴3硫酸,最后加入50.1m草酸溶液

      80s内溶液紫色无明显变化,后颜色迅速变浅,约150s后几乎变为无色

      ①实验i、实验ii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关于实验ii中80s后溶液颜色迅速变浅的原因,该小组提出了猜想:该反应中生成的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利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iii,验证猜想。

      提供试剂:0.01酸性溶液,0.1草酸溶液,3硫酸,溶液,固体,蒸馏水。

      补全实验iii的操作:向试管中先加入50.01酸性溶液,,最后加入50.1草酸溶液。

  • 18. 研究氮的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 (1) 已知

      ℃时若将0.100气体放入1L密闭容器中,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0.100

      0.070

      0.050

      0.040

      0.040

      0.040

      ①下列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是

      A.气体的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颜色不变   E.相同时间,消耗n的同时生成

      ②在0~40s,化学反应速率℃时,平衡转化率为,平衡常数K为

    2. (2)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发生反应 , 如图为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回答下面题目:

      ①温度:(填“>”、“<”或“=”)。

      ②若在D点对应容器升温,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点(填字母)。

    3. (3)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可发生如下逆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之间的关系是:

  • 19. 在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1. (1) 请写出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 (2) 常温下,将体积为10的醋酸溶液与体积为10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 稀释后溶液的 , 前者后者(填“>”、“<”或“=”)。
    3. (3) 一定条件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I随加水体积V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由小到大为

    4. (4)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结合的能力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5. (5) 体积相同、相同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
    6. (6) 常温下0.1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数据增大的是____ (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E .
    7. (7) 已知, 。实验测得稀醋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1时放出57的热,则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 化学反应的调控对生活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面题目:
    1. (1) Ⅰ.进入秋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需重视。戴医用防护口罩是有效防控措施之一,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单体为丙烯。

      丙烷氧化脱氢法可以制备丙烯,主要反应如下:。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脱氢除生成外,还生成等物质的转化率和的产率温度变化关系如图1:

      ①550℃时,的选择性为。(的选择性)

      ②基于本研究结果,能提高选择性的措施是

      ③对于该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的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增加氧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2. (2) 研究人员以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的弱氧化性,开发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反应机理如上方图2所示。

      ④该工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⑤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

    3. (3) Ⅱ.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看,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填“”“”或“”) 

    4. (4) 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温度不高于80℃的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