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树黄金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赤黄色 B . 密度高 C . 延展性强 D . 抗腐蚀
  • 2. 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 . 氮气 B . 氦气 C . 氯气 D . 氧气
  • 3. (2021·泸州) 安全重于泰山,危险化学品必须贴警示标志!下列化学品与所贴警示标志不符合的是(     )

    警示标志

    化学品

    A.黑火药

    B.浓硫酸

    C. 汽油

    D.乙醇

    A . A B . B C . C D . D
  • 4. 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剂治疗。下列常用抗酸剂中,属于碱的是(   )
    A . CaCO3 B . Al(OH)3 C . NaHCO3 D . MgO
  • 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取固体药品 B . 加热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 6. (2017九上·无锡月考)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 .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 .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 7.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冬奥”理念的是(   )
    A . 大量提供一次性塑料杯子供参会人员使用 B . 场馆电力供应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 C . 冬奥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和环保可降解材料 D . 速滑馆采用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制冰效能提升30%
  • 8.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火势不大,正确的做法是(   )
    A . 打开门窗通风 B . 用扇子灭火 C . 乘坐电梯逃生 D . 用灭火器灭火
  • 9.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B . 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 .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D . 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 10. 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涤纶衣服 B . 羊毛围巾 C . 蚕丝被芯 D . 铝合金窗框
  • 11. 高锰酸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5 B . +6 C . +7 D . +8
  • 12. (2021·平谷模拟) 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稳定 B . 是一种纯净物 C . 具有导电性 D .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 13. (2021·营口) 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面粉 C . 植物油 D . 泥沙
  •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18

    0

    2

    反应中质量(g)

    7

    M1

    6

    反应后质量(g)

    4

    0

    16

    M2

    A . 甲、乙、丁是反应物 B .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 M1的值是9 D . 符合该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9:5
  • 15. (2017·淮安) 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 . 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 . 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 . 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 16.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 . 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 .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C . 用熟石灰区别硝酸钾、硫酸钠 D . 用酚酞溶液区分纯碱和烧碱溶液
  • 1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 . t2℃时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 C . 将t1℃下a、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为30g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碱性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同学们反思并再次检验,发现只有一组结果正确。则检验结果正确的是(   )
    A . K+、Cl、OH- B . Mg2+、OH-、Cl C . Mg2+、Cl、H+ D . 、OH-
  • 19. 钛和钛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人体有害 B . 反应①中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C . 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D .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催化剂
  • 20. 取一定量表面被氧化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磷元素:
    2. (2) 2个氮分子
    3. (3) 3个亚铁离子
    4. (4) 氯酸钾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选择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一氧化碳       B.氢气       C.氢氧化钙       D.碳酸       E.氯化钠       F.石墨

    1. (1) 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
    2. (2) 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
    3. (3) 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 (4) 汽水中含有的酸
    5. (5) 能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6. (6) 工业上冶炼铁通常使用的还原剂
  • 23.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图一是1至18号元素、图二是34号元素硒:(元素符号为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依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氟原子的质子数是
    2. (2)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
    3. (3) 根据图一可推测,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硒化锌常用于制作镜片,请写出硒化锌的化学式
  • 24. 化学与农业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海水稻在我国首种成功。海水呈弱碱性,其pH7(填“>”、“=”或“<”)。
    2. (2) 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中,元素需求量较大。
    3. (3) 海稻米也称为海红米,营养丰富,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和水。
    4. (4) 把稻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用沼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
  • 25.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的气候问题是,近几十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 (2)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一些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工广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用(填化学式)吸收。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3. (3) 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oS2催化剂,实现了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 , 原理如图,则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6. 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会呈血红色。

    ③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AlCl3•6H2OAl2O3+6HCl+9H2O

    1. (1) 写出“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从反应物性质考虑,“酸浸”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2. (2) “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3NH4Cl+X↓+3CO2↑,X的化学式为,检验溶液中铁元素已除尽的方法是
    3. (3)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27. 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中部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用“一”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B、D、E、F属于氧化物,且F为黑色固体,其余物质类别各不相同。推断后请回答:

    1. (1) F的名称是,A的物质类别是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E,G→D
  • 28.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B中实验开始时开关K1、K2均为打开状态。

      ①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1 , 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②再关闭K2 , 一段时间后看到烧杯中出现浑浊现象,烧杯中的试剂是

      ③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若要正确得出该结论,在图B装置的基础上,你的改进措施是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1. (1) 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提出假设1】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

      Ⅰ. Mg

      Ⅱ. MgCl2

      做出假设Ⅰ的依据是,做出假设Ⅱ的依据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较多而析出的晶体。

    3. (3) 【实验探究1】同学们取灰白色沉淀于①号试管,取上层清液于②号试管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往①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

      沉淀消失,

      猜想I不正确

      往②号试管加入适量的

      物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猜想Ⅱ不正确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4. (4) 【查阅资料】同学们请教老师并查阅资料得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灰白色沉淀还可能是碱式氯化镁Mg(OH)Cl,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③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提出假设2】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Mg(OH)Cl、Mg(OH)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2】同学们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③④的试管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试管③,并将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

      灰白色沉淀含有

      加热试管④,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

      灰白色沉淀含有Mg(OH)2

    5. (5) 【讨论分析】加热试管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 (6) 【反思拓展】小组同学猜测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与镁条的长度有关,为了证明这个猜想,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四、计算题
  • 30. 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已知BaCl2溶液的pH=7)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

    30

    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

    4.66

    求: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 (2) 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